4)第142章 散关县长法孝直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搀扶下登高观望地形。

  看了一会儿之后,李素发现,前方不远处,就有一片山区小平原,而且似乎也挨着山谷最低的临时河道,应该可以种田开发,弄个落脚点。

  李素忽然就想到后世看史时的一些掌故:南宋抗金的时候,也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大散关边就是宋金割据的最前线,为了防备陈仓方向的金兵,南宋名将吴玠兄弟不就打过著名的“和尚原之战”,就在大散关附近。

  这块区区几里长、不足半里宽的平原,莫非就是后世的“和尚原”了?

  考虑到汉朝的大散关故址比唐宋时更靠北,和尚原被包在关内一侧也是很正常的。

  李素就指着那处小平原说道:“孝直,我想建议主公在这处和尚原新设一县,也好在河池与陈仓之间,再多个落脚点。此处进入秦岭不过五十里,距离陈仓城池也不过七十里,只要把大散关修复一下,在这里让百姓屯田修路,将来也好为大军出关讨董做更好的准备。而且,修复了大散关,也显示我们惧怕董卓、怕董卓讨伐,示弱于敌,孝直以为如何?”

  他也是看在法正倾心来投,忠诚度应该没有可题,才跟他讨论这样的机密事宜。法正毕竟在郿县的时候就帮刘备筹措军粮,两人相性还是比较合拍的。

  法正听李素这么不跟他见外,也是有些精神抖擞,仔细观察之后,很负责任地说:“可是,我看此地长不过数里,宽不足一里,目测最多垦田万亩,能养活数百丁壮就不错了,数百人如何能设县?

  而且,还要从河池迁移百姓过来,未免劳民伤财。这里的灌溉也不足,每年只有冬春两季融雪会汇流成河,其余夏秋无河,全靠降雨灌溉、靠天吃饭,怕是不易耕作。”

  李素摆摆手:“田地的事儿,你不用担心,我在汉中,与鲁子敬摸索得一法,可以在山中缓坡种地,灌溉确实费事,要教导百姓多打井、多挖蓄水池积蓄雨季淡水。不过,养活一两千人口还是没可题的。

  至于人口来源,董卓乱三辅之后,还怕没有逃避董贼统治的百姓南下么?只要孝直肯助我,我就让主公先命你为散关县长,专门负责截留北来流民。我到时候也会留军屯士卒二三百人,一来防守散关,而来另筑府库,把这些巨钟巨鼎与承露盘存在此处,将来讨董成功还于旧都,也好就近运回长安。”

  反正那些单件重量五百汉斤以下、李素可以让马匹翻山驮走的东西,他肯定是不会留下的。留下的都是千斤万斤的大货,所以只要管理稍微规范一点,也不怕有人偷——贼根本就搬不动,就算搬得动也搬不出秦岭大山。

  五万汉斤的承露盘,你倒是偷一个试试。

  而且,设置了散关县之后,还有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李素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