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6章 郫县种田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正还在假期,倒也乐得熟悉一下情况,就带着几个随从,骑着马去了。

  离开成都,沿岷江溯流二三十里,就到了郫县的李素封地。走在田间地头,他老远就看见岷江和其他被都江堰分出来的支流上,多了很多水利设施,还有李素的幕僚、兼任郡丞的诸葛瑾,在亲自督造兴修水利。

  汉朝人种田,因为还没精耕细作,也没有一年两季作物,所以夏天反而是相对农闲的时候,只有春耕秋收最忙。

  在双季稻的朝代,夏天要抢收抢种,“双抢”简直能累死人。现在夏天只要锄草灌溉,空下来就可以稍微征发点徭役。

  关羽看到诸葛瑾,还善意地打招呼:“子瑜,听说你是郡丞了,怎得还亲自操持这些小事。”

  诸葛瑾捋起沾了泥巴的短袖,笑道:“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干大事就得抓试点。今年虽然才试点侯府封地周边的数十万亩,做得好了却能向全县、全郡推广,当然要亲自细算账目、斟酌损益了。

  这样才好算清,修水车、造磨坊、锻坊等项目,要几年才能收回投入的本钱。如果要五年八年甚至十年才见利益的慢事儿,碍了征西将军的北伐筹备大业,那就不急于一时投入了。”

  关羽点头微笑:“你倒是能吏。”

  诸葛瑾见关羽看到什么都好奇,就一一给他介绍,他先指着渠边的新式水车,也是如今李素封地田间最常见、最泛用的设备,说道:

  “此物名叫翻车,其实负责屯田的国都尉去年在葭萌就有试制过,但还不完善,是这几个月伯雅兄亲自督造、改良后,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李夫人还专门为这些东西在写一本新书,书名听说叫《天工开物》,要补足前两年写的《农政要术》的缺漏,专门搜录记载工巧器械之术。”

  关羽看了一下这些被叫做翻车的新式水车,跟传统就有的轮水车相比,最大的特征是做成了履带式的,可以增减挡水板,也就可以加大或者降低水流的冲击力和汲水效率。

  而“挡水板履带”两头的轮子,则是做成了类似于船舵那样的四根木头米字型交叉的舵轮,这样每一节挡水板经过“舵轮”的时候,都可以卡在这米字型的八个缺口里面,达到类似自行车轮轴和链条之间的“赤链传动结构”。

  这种传动的能量损失肯定是很高的,对应传动效率低下,米字轮和挡水板的每一次碰撞都会损失能量。但好在上游就有都江堰,下游的水能很稳,水力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损耗比例再大,也比人力要好得多得多。

  也亏得李素的封地就在都江堰下游,换个汉朝时还没有水利设施的地方,还不好复制这种工业模式。

  关羽也看出这种翻车比传统水车劲儿大,但一时还看不出其具体妙用,就直接追问: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