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71章 自绝退路的周瑜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路那次。

  那事儿是七月十二发生的,不过消息传到袁绍耳中已经是七月十五,袁绍当时肯定是免不了派了使者痛骂曹操、孙权,让他们为之前在军事情报上的欺骗负责。

  虽然袁绍也就过过嘴瘾,这种事情实际上也没法让盟友负责。但不管怎么说,消息传递到曹操那儿大约是七月十八了,再传到周瑜这边,彻底是七月二十几了。

  铁证如山,周瑜和夏侯渊都只能承认:这个夏天他们被李素晃了。

  不说李素有没有能力拿下他们,但至少李素一开始是真的装作比他真实实力额外强了至少一半(实际上才十二万兵力,还有相当比例的新兵,但假装有十六七万兵力)。还借此拖过了北方兵源不耐南方夏季最炎热时期这个不利阶段。

  现在,酷暑终于结束了,士兵们对长江下游的天气和水土也愈发适应了,李素终于在七月底,就展开了对当涂、牛渚一带的周瑜和于禁水军的总攻——

  如果对这个时间节点没什么概念的,可以对比一下,张辽是七月中旬被围困、此后断粮道整整四十九日,到九月初二才被关羽全歼其七万人马。

  所以,李素开始进攻的时间点,大约就是张辽被围了最初十多天、后面还有一个月零几天需要围。

  这段时间,或许不够彻底平定吴越之地,拿不下那些坚城要塞,但野战取得重大突破、对周瑜和于禁的最后有生力量取得重创,还是很轻松的。

  这才有了后来袁绍败退时、关羽打通河南尹陆上通道时,惊喜发现李素已经在江南战区取得了重大进展。

  周瑜军队唯一在这个夏天的进展,只是他们南面勾结的林邑国趁着酷暑发动了进攻,在六月底之前拿下了九真郡,如今连交趾郡都能攻破了,郡治龙编县最终估计也是撑不住的——

  不是汉军战斗力不行,而是汉军的士兵不耐炎热,夏天打仗只能让交州本地的土人参军,久战精锐之师真去不了。

  不过林邑国的进展也没干扰到李素的布局和节奏,他知道有些事情担心了也没用,一定要沉住气。

  那些南越猴子夏天酷暑时有多猖狂,等到冬天凉快了、北方精锐部队能腾出手去中南半岛的时候,就是那些林邑人哭的时候。

  ……

  七月二十四,(对应公历大约是八月底九月初,天气已经不太热了)前两天难得地刚刚下了一场中雨,酷暑总算是彻底消退。

  再往后,虽然还有江南人熟悉的“秋老虎”,能再绵延大约半个月,但只要挑准了刚下完雨的日子进行军事行动,就完全不用担心炎热。

  李素为这一天已经修整了将近四十天,当他再次秣马厉兵、利刃出鞘的时候,当然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不会错过任何良机。

  这天一早,他的大部分主力战船,全部从之前“暑假”时驻扎的芜湖港拔锚起航,全力往下游压去,直扑牛渚、当涂两处水寨,实施全面进攻。

  芜湖距离当涂不过六七十里直线距离、八十里的长江水路(长江流向会扭动,所以比直线距离远),顺流半天可达。

  之前相持阶段,李素之所以选择驻扎芜湖,而不是逼得离周瑜太近,也是为了多一点缓冲和准备时间,让周瑜的偷袭反击更加困难。

  隔了八十里水路,给前方斥候和巡逻船队预留的告警时间也足够多了,后方主力才能及时反应。

  当李素终于总攻的时候,周瑜当然不想在李素挑选的天气应战了。

  周瑜对于秋季开战最大的期待,就是等个台风天决战,利用李素的大船重心高、抗风浪还不如小船稳,来搏一把翻盘。

  好在李素蛰伏了一个酷暑,倒是没有在当涂和牛渚水寨外围准备好岸基投石机阵地,还得临时登陆立营、设立攻坚前进基地,所以水陆夹攻还得准备三四天的时间。周瑜似乎还有稍稍拖一拖的可能性。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