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82章 拖人下水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样肯定的目光。

  “张举这是以进为退,宁可冒天下之大不韪、趁败称帝,也要把那些之前拥戴他的胡酋,统统板上钉钉定下官职爵位、从贼名分,为朝廷再招降拉拢他们制造麻烦?”

  刘虞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眼神:“伯雅,我还是小看你了,整个幽州,我麾下那么多文武幕僚,你是第一个在这一点上眼光跟我一样的。”

  确实,张举在打了败仗的情况下还称帝,是会遭至朝廷更大的军事打击压力,底层的士卒、庶民也更有可能因为害怕而众叛亲离。

  但是,称帝对于一件事情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对于断了那些他刚一称帝、就接受了他册封爵位的那些王侯反正的难度和心理压力。

  如果没有称帝,区区一场胡乱,那些胡酋是随时可以拿钱不干、跟汉室言和的。

  但一旦你支持了明确称帝的反贼,未来的清算就不好说了。

  或许大多数胁从可以“投降不问”,但最初反汉檄文上那些明确写了王侯爵位的胡酋,反正的顾虑会大得多。

  张举是想更彻底地把丘力居那些人拖下水!让那些被他册封的王侯都纳个投名状,从此绝了跟汉朝媾和的可能性。

  刘虞叹道:“如此一来,我想趁着两军相持,拉拢一些部落反正,难度也大了不少,至少一时半会儿是没法下手了——陛下也是要面子的。如果一个胡酋刚刚接受了张举的册封,大汉就允许他投诚、还宽恕他之前叛汉的罪行,大汉的威严会严重受损。

  所以哪怕要拉拢,也得等这段风头过去了。张举这一手,至少半年内会让他们不得不死命抱团、内部不敢有异心。”

  李素听了,不由肃然起敬:没想到,在一千八百年前的汉末,居然也有一位天然状态的外交天才,琢磨这种问题的能力居然不在他这个专业高材生之下!

  刘虞这人的外交手腕和嗅觉,当真是天赋异禀。

  “使君!属下倒是有办法!”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