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855章 法孝直也有怕的时候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为何他这么一个六百石的小官,会被丞相亲自讯问。

  李素也不跟他废话,他本来就指望搞情绪突袭,看对方的破绽,

  所以李素直接甩出几张伪造的绢帛口供,上面据说分别是郭嘉、李典、许褚等人的口供。

  反正,就是一些陪着曹操走到最后一刻的人的口供。

  “自己看看吧,曹贼临死之前,还跟身边亲近之人感慨,说悔不该听信你攻讦荀彧的那些谗言,要是当初听了荀彧的苦谏,放弃最后一战的搏命念头,纵然死,也好给子孙留更多善缘!”

  司马懿心中一惊,曹操在逃亡的最后一两天里,真这么后悔良心发现了么?为什么还要说出来、向身边人抱怨?这不是把细心隐秘为他办事的自己人给坑了么?!

  他心中惶恐,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硬找借口,却不免已经露出了破绽。

  二十四岁的司马懿,城府修养方面,毕竟还没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

  察言观色,人情世故,这都是官场历练出来的。情商方面的天赋很重要,但天赋不加以磨砺练习,也不可能直接就融会贯通。

  才做了两年闲散小官,这份不足的履历,给了司马懿重重一击。

  相比之下,李素却是身居高位整整第十四年了!丞相都做了两年。李素的人情世故和对人心态度的观察,已经被他的资历历练到了可怕的程度。

  李素心中一喜:居然猜对了!司马懿被一讹就露出了破绽!他真的向曹操说过荀彧的坏话!当然,也有可能他只是觉得神不知鬼不觉,不想得罪曹操,所以把任务稳妥的完成,这也可能是一种明哲保身。

  但不管是不是明哲保身,有这个行为,那就可以是从犯,至少也是“胁从犯”(被曹操的威权所胁,破坏了和谈)

  “司马懿!你残害忠良,破坏和谈,该当何罪!来人,把这事儿定性成文,移交法尚书具体处置。”李素没有惊堂木,只能是故作愤怒地砸了一个砚台,让人把司马懿推下去。

  作为丞相,他不适合亲自过问审判,更不适合给具体的敌营俘虏官员定罪,那样有失身份。

  就好比最高级别的法院,发现下面的人没办好,大多数都是“发回重审”,很少会亲自改判。

  李素也只要督导发现问题就可以了,把人发到法正那儿,告诉法尚书“这个案子丞相发现新问题了,你自己看着办”,以法正的为人,肯定会诚惶诚恐,好好收拾的。

  司马懿面如死灰,想喊冤喉咙里却发不出声音,因为他的脑子还在懵逼绝望中:这事儿只有我和曹操知道,曹操为什么那么多嘴?

  为什么李素能如此洞若观火,这点小事都能被他发现?他不是日理万机要操心很多大事的吗?连六百石被俘小官的口供都要亲自问?

  ……

  司马懿连同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