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5章 给蛮夷带来文明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律宾的跨太平洋商路时、所用的“西班牙大帆船”吨位相当了。

  也就是明末郑芝龙、郑成功父子两代遇到的那些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运美洲白银到马尼拉的船,严格来说算是大型盖伦船的一个改版。

  不过李素的坐船船型和其他一些设计上还不如西班牙大帆船那么科学可靠,还需要积累磨合改进。

  挨了整整三天风浪后,胆小的甄宓忍不住瑟缩在船长室的床上都不敢起来,偶尔透过舷窗观测情况,还追问丈夫:

  “夫君,为何这些新船看起来航行还不如甘将军原本带的福船迅捷平稳?这都颠簸了这么多天了,妾看其他福船有好几次都收帆等待咱的座舰。看来这大洋之上,船也不是越大越稳。”

  李素显然已经跟下面的人提过这些疑问,心中有数了,自然能安慰妻妾:“这些你们不懂,待着就好了。新船是为远航而造的,到了顺风顺水的远海,自然更加稳定。

  但近海洋流风向忽变,确实不如完全用竹篾硬帆的福船灵活抢风。再忍几天就好了,虽然有些颠簸,没有别的大碍的。”

  颠簸也不全是坏事嘛!至少一些原本需要耗费不少体力的有氧运动,现在靠船的惯性代偿就行了,颠簸久了还能预防肾结石。

  又扛了几天之后,随着船队驶出流虬列岛海域,突破第一岛链,海况果然完全不一样了。

  东亚大陆的近海,风浪是出了名的变,突破第一岛链后,洋流和海风受到的影响因素就少了很多,只用考虑海陆大气交换、寒温环流、地转偏向力等几个很规律的条件。

  在太平洋上,最靠近赤道的是无风带,也没有洋流。

  北赤道南赤道那些低纬度地区,则是风向和洋流从自西向东、从墨西哥流向菲律宾——历史上西班牙人那条穿太平洋航线,就是沿着北赤道暖流和东风一路漂过来的,全程都不用怎么操帆。

  可惜李素现在是从东往西逆向航行,所以没法利用低纬度东风和赤道暖流。

  北太平洋从东往西的洋流和季风,只有沿着曰本沿海往东北方、一直往千叶群岛、勘察加、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那一路过去的“曰本暖流”,又叫“黑潮”。

  在抵达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之前,黑潮的流向以及黑潮区的风向,都是非常平稳地东南风。不过抵达阿留申群岛之后,北风会渐渐变强,几乎没有东西向的风力,要继续去美洲也只能利用九十度侧风。

  另外快到冬天的时候,西伯利亚寒潮会更强一些,南下的千叶寒流的威力,也会盖过北上的曰本暖流。

  不过现在才五月天,完全不用考虑这些问题。只能说将来大汉的探险船队如果真打算走阿留申群岛的顺风去北美,得确保在寒冬之前就驶过阿留申群岛航线的最北端。这样等北风一起,可以继续把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