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8.我们发展的是农业,哪来军火呢?嘻嘻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样的话,玛利亚给予了回应。

  ‘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将托洛茨基送里俄国之后,原本留在了西伯利亚那边的机器都被回收回来了。

  直到克拉辛的到来,约瑟夫等人才知道,托洛茨基已经安全地回到了,并强烈建议布党与совет组织的共同合作。

  为了实现这一观点,托洛茨基更是直奔弗拉基米尔那边,试图说服他加入совет组织,成为其中一员。

  至于弗拉基米尔有没有答应,目前还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但至少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совет组织缺乏的是一个主导性的大方向。

  例如怎么样建设经济,还有要如何构建国家内的整体结构。

  这些问题目前还不明显,因为他们还不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但防范于未然总是好事。

  但很快,他们就将讨论方向转移到新生产品上。

  玛利亚在前往奥斯曼帝国之前就给出了一套新生产品方案。

  运输型货车。

  在这个时代里面,货车还没有出现,短途的运输商品以马车为主,长距离则是火车。

  缺乏货车的年代里面,中程距离运输成了一大难题。

  而且就算是远距离运输,火车铁轨也不是铺满了全国每一个地段,因为铁轨的成本很高,他们只能连通重要城市。

  再说就算是通过火车运输到终点站,要想送到目的地,就得二次运输,其二次运输也只能靠马车来拉,成本高不说,效率也很低。

  因此若是可以在这个时代内率先将运输货车给研发出来,那么他们就可以暂时性垄断这里面的产业,并且开拓海外市场。

  目前为止玛利亚这边已经可以生产出大部分元件,并且进行拼装组合。

  唯一且是最重要的部件,则需要技术人员的支持。

  可惜的是,俄国境内并没有多少可以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的人员,没办法之下,玛利亚只要将目光放在远方的德国,又或者说是某一个德国人,鲁道夫·狄塞尔。

  这位老兄很有才华,但同时也生不逢时,他生在了这个时代最后因各种投资失败陷入破产。

  最后,不知道是被人暗杀还是心灰意冷,在乘坐英吉利海峡渡轮时失踪了。

  或是自杀又或是被人暗杀,但无论如何,他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几乎可以用一生坎坷来形容。

  玛利亚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下达指令去寻找这位人才大能。

  这是属于大海捞针的计划,能不能成功只能看运气。

  若是不成,玛利亚也不会就此放弃,或许会使用汽油机进行扩展。

  但没想到是,运气还是留在了他们这一边。

  捷尔任斯基将手上这份报告提交到玛利亚手上。

  充斥着光亮的会议室内,所有人都保持安静,就连新来的莫洛托夫也不敢喘半分大气。

  一页,又是一页。

  报告被她翻过来翻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