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1.布列斯特攻防战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警戒阵地轰炸而来。

  由于警戒阵地里面是有士兵的,所以他们并没想到这个阵地是一个幌子。

  一连轰炸了十几轮过后,德军的火炮才缓缓停息。

  眼见德军炮击结束,留守在战斗去的士兵立即往前线赶去。

  正如玛利亚所认为的那样,德军的进攻方式依旧如往常那样,先是大炮洗礼,然后步兵冲锋。

  然而,玛利亚忽略了一件事实。

  大炮洗礼过后的土地都变得难以行走,而战斗去距离警戒区只有一千米而已。

  短短的一千米距离,即使战斗区在弹炮射程之外,但通往警戒区的道路却有一半路程遭到炮弹的影响,从而变得难以行走。

  反观德军的冲锋位置,地形平坦,一路上并没有出现太多阻挠。

  他们甚至认为,留守在第一阵线的俄军士兵已经被他们的大炮给轰死在里面。

  就在双方都在全力赶赴第一阵线时,双方便在已经被炮弹洗礼过后的溃烂土地上碰面了。

  这一刻,双方都朝着各自的方向发起冲锋。

  枪声,厮杀,呐喊,咆哮。

  在这小小的交战区域中,数千名互相不认识的他国人民,展开了血腥残忍的厮杀。

  而这仅仅是其中一个战区。

  鲁登道夫的进攻并不会只有一波,而是源源不断,如潮水那般恐怖。

  很快,最外围的阵地就被德军给占领了。

  虽说早有预料,但玛利亚确实没想到,最外围的防线连一天都抵挡不住。

  当然,德军越是深入腹地,对俄军而言就越是方便防守。

  第二条负责抵御德军的防线是在谢德尔采城镇上。

  这座城镇也同样部署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将原来的普通城镇改装为一座军事城镇。

  面对重重防御,鲁登道夫的战术只有一个,用大炮进行强推。

  可怕且凶猛的火力很快就覆盖住整座谢德尔采城镇。

  但应该是考虑布列斯特要塞的核心地带,鲁登道夫决定减少大口径炮弹的使用,转而使用野战炮进行轰击。

  紧接着便是数个师的兵力,以钳形攻势发起进攻。

  这座军事城镇确实发挥出应有的防御能力。

  面对德军的炮击和步兵冲锋,里面的守军英勇奋战,死战不退,一时间竟拖住了不少德军。

  这正是玛利亚所想看到的情况。

  一支8000人的骑兵师如幽灵般出现在德军的大后方。

  然而,这支骑兵师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袭击德军后方。

  玛利亚十分清楚,单靠8000骑兵强冲德军阵地,无异于自寻死路。

  所以她只给了这八千人骑兵师一个任务。

  袭扰德军的后勤补给线。

  一般情况下,德军的后勤补给线都是以铁路运输为主。

  这一次也绝不例外。

  他们为了给负责进攻布列斯特的德军运输物资,特意修建了三条通往华沙的铁路。

  这三条铁路十分隐蔽,只让玛利亚找到一条。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