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0.印度哪有什么民族,都是散装的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外,其他地方也同样如此。

  例如奥利萨邦、比哈尔邦、中央邦这三个邦。

  然而,只举立这三个邦并不代表只有这三个邦是穷的,事实上,格里芬的力量只是刚触及到这三个邦。

  如若要扩展开来,恐怕只有果阿邦、德里、和锡金邦比较富有,其余的邦都很穷。

  中央邦格里芬分局负责人就在汇报中写道。

  “这里没有任何现代化,在这里,只有最原始的生态环境。”

  北方邦更是颇有文采地描绘道。

  “贫困和穷苦如交响曲一般,在这个北部地区奏响着乐章。”

  除了报告这里的贫穷之外,各地的负责人还写了一份企业估算。

  这些估算,都是按照当地的贫穷程度,还有他们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他们将会严重亏本。

  严重到什么程度?

  让克虏伯这样的大企业过来,都会亏得去街上乞讨。

  当这些报告落在玛利亚手上时,她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格里芬的本意确实不是赚钱,但如何入不敷出的进行投入,玛利亚就必须向彼得格勒那边申请资金调动了。

  也就是说,对印度的解放不再是表面上的战斗那么简单,这将会是一场近乎无底洞的投入。

  看着手中的各种报告,再看向盖印着英国殖民征服印章的大地图,玛利亚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当她看完报告时,玛利亚立即明白,她需要解决三个重点。

  只有当这三个重点被彻底解决,印度的问题才会好办,而他们的投入才会得到回报。

  第一个重要,格里芬的发展方向。

  第二个重要,经济渗透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个重要,印巴的民族解放资金投入。

  第一个,格里芬的发展方向不能只停留在拖拉机了。

  一开始的构想里面,确实是以拖拉机为主,这是很适合农业国家的设备。

  然而,单单从这些地区的贫穷程度去看,拖拉机能有作用,但并不足够。

  如果要实现经济渗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符合当地民生民情。

  所以,玛利亚在自己的构想中,打算给格里芬拓展一下新的发展方向。

  例如农业,又例如土木工程。

  这些事情自然是要大投入,钱的问题不可能少。

  幸亏,苏联现在的经济稳步发展,又因为没再进行战争,高端科技产品蓬勃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也取得了很多专利成就。

  单单是吃专利费用就已经是很大一笔钱。

  如此一来,给玛利亚提供的活动资金,自然能多很多。

  更何况,这些投入看似无底洞,可是跟战争时的经济消耗一比较,那就是一根毛。

  所以,当玛利亚向彼得格勒提出资金调动时,约瑟夫看都没看直接就批准了。

  得到更多资金投入后,玛利亚便开始给格里芬拓展业务。

  农业方面,招募了大量的农业人才,他们将会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