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7.给带英来点意识形态小震撼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不会在他的人生中留下多少痕迹。

  玛利亚不一样。

  她见过,她触碰过。

  当年,她在非洲刚果金的时候,与当地人民一同生活。

  她曾一个星期没吃过一餐饱的,就连睡觉,都是睡在车内,披着干草就入眠了。

  冒着炎炎烈日,扛着沉重的锄头,在汗水的挥洒下,跟当地人民一起开垦荒土。

  她见过,也为其做过。

  这天的舞会,几乎在没有多少人跳舞的情况下结束了。

  很特殊的一场舞会,通过关系进入会场内的记者,将其称之为‘苏英辩论舞会’。

  这两位记者发挥出自己的文笔特长。

  《英国晨报》的记者,发挥出他的过硬描写手笔,他几乎将玛利亚和丘吉尔之间的谈话内容,一五一十地写在了报纸上。

  《泰晤士报》的记者,则发挥出他的优雅文笔,他将玛利亚和丘吉尔描绘成舞会中的对手,写得那叫一个优雅。

  两种报纸都有着各自的受众,而它们所带来的新闻爆款,立马将玛利亚和丘吉尔二人给推上热潮。

  要知道,二人的理论辩证并不是第一次,就是在1924年的《道威斯计划》时期。

  那时候,双方也同样进行了辩论,其激烈程度与昨晚的舞会几乎一致。

  身为舆论中心的丘吉尔和玛利亚,却一点印象都没有。

  丘吉尔还在处理有关于印度那边的问题。

  北方邦革命和巴基斯坦革命,不单严重威胁到国大党的地位,更严重威胁到英国在大印度地区的控制力。

  现在,英国和国大党已经达成了秘密合作协议。

  这份秘密合作协议,主要体现在‘停战’,即英国和国大党不会在表面上发生任何冲突。

  就连‘非暴力不抵抗运动’都被叫停了,由此可见,国大党是有多大压力。

  玛利亚这边得显得轻松许多。

  因为行程安排,安娜和塔基亚娜都会分别前往各自的地点进行任务工作。

  安娜是生物学家中知名的科学家,一位苏联生命学院院长到来剑桥演讲,对于剑桥而言,其本身就是一种荣誉。

  所以,剑桥对此事十分上心,在玛利亚等人还未飞来英国时,剑桥就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剑桥高层或许会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有所顾忌,但剑桥的教授和学生,则为此而疯狂。

  就连拿了诺贝尔奖的弗莱明教授,也亲自到来。

  他曾被安娜邀请到苏联当做顾问,而他也确实当了五年的顾问。

  除了剑桥,牛津也在其列,只不过牛津是明天的事情了。

  丘吉尔肯定会有所防备,所以他安排了军情六处中最得力的一名探员过去戒备。

  而这位探员,又是金菲尔比。

  除了安娜之外,塔基亚娜也同样受到欢迎。

  在剑桥那边,学生和教授以热情招待安娜的到来,在圣保罗教堂这边,大量的新教信徒和神职人员,欢迎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