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9【青云街】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往还带着书童,一租就得租两间,根本不是贫寒士子所能承担的。

  “诸位学友,我就不在青云街租房子了,住客店要便宜得多。”一个叫张赟的生员说道。他出生于小康之家,带不起书童,更租不起房子。

  客店远离贡院,而且嘈杂不堪,不是寓居待考的好地方。

  至于为啥客店不建在贡院附近,因为贡院位置远离集市,而且乡试三年一考,在这边开客店就等着倒闭吧。

  张赟刚刚讲完,又有一个生员说:“我也搬去客店住。”

  缺钱的就这两人,王渊当即掏出银子,塞给他们说:“两位学友若是手头不便,我可以资助一二。贡院这边清净优雅,温习书本要方便得多,都从贵州走到云南了,还在乎多出几两银子?”

  两位生员想了想,还是把银子收下:“若虚兄恩德,在下感激不尽,他日必有回报!”

  “谈何回报?我等皆为同乡,应当互相帮助。”王渊笑道。

  王渊不是宋公子那样的冤大头,他纯粹在收买人心而已。只需几两银子,就能让两个生员心怀感激,还能让其他生员对他印象更佳。

  而且“青云街”到处是生员,随便哪个聊天时谈起,王渊仗义疏财的美名都能传扬出去。

  李应、越榛、邹木和田秋等人,虽然也没把银子当回事儿,但他们只会帮助关系好的。眼见王渊居然资助同路生员,他们也不会多想,反而觉得王渊此人值得深交。

  接下来便是选房。

  诸生没有找距离贡院最近的房子,只少走几步路而已,房租便贵出一大截,住那种地方才真是冤大头。

  不过嘛,愿意当冤大头的还真多,据闻住得离贡院越近,就越能沐浴魁星之气运。而且还说得有理有据,因为那几套房子,每年都要考中十多个举人。

  全是废话,能住得起十两月租的单间,自然非富即贵。而云南和贵州文风不盛,家里越是有钱,获得的教育资源就越好,中举率当然也就越高,这跟住哪个地方有毛关系?

  “咚咚咚!”

  众人叩开一处民居的大门。

  房主很快亲自出来,作揖寒暄几句,便把诸生请进院内,介绍道:“寒舍共有三进院落,已经租出去几间房,自家也要住一些。现还有五间房可以出租,临街院落的房间,月租三两五钱;里进院落的房间,月租正四两。免费供应热水和三餐,每餐一荤一素一汤。还可以帮忙照料驴马,但牲畜的喂食需要自费。”

  “只有五间房了吗?”王渊问道。

  房主笑着说:“诸位相公是同乡吧?怕是住不到一起。现在离乡试只有二十天了,青云街的房子已经租出去不少,每家都只剩下几间空房。”

  王渊回头问道:“谁看上这处房子的,自己去选一下。”

  诸生皆言:“若虚兄应当先选,我等挑剩下的即可。”

  “那我就不客气了。”王渊直接挑了里进的一间。他虽然出手大方,但该省还是得省,跟周冲凑合着住一间房即可。

  剩下四间,分别被越榛、田秋、邹木,以及邹木的书童租下——越榛的书童患病,没有跟来贵州,田秋的书童直接被土匪砍了。

  就在周冲扛着行李进屋时,隔壁房间走出个生员,抱拳道:“在下罗江,字孔殷,嵩盟州人士。”

  这家伙看来是有钱人,嵩盟州就是未来的嵩明县,离昆明非常近。居然提前二十天来贡院,而且还租青云街的房子,纯属钱多了烧得慌。

  王渊回礼道:“王渊,字若虚,贵阳人士。”

  王渊的神童之名,显然还没传到昆明。罗江只是出于礼貌,客气道:“原来是王朋友,不知阁下所治何经?”

  “《礼记》,”王渊问道,“罗朋友呢?”

  罗江笑道:“《春秋》。”

  罗江见王渊身上刀弓具备,好奇道:“贵州士子都能文善武吗?”

  王渊说道:“赴考路途三四千里,不得不习武防身。”

  周冲正好出来搬东西,突然炫耀一句:“二哥在路上可是杀了不少土匪,还射杀海捕令上的匪首,领到赏银一百两!”

  好吧,你更牛逼,轮到罗江不想说话了。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