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9 仙乐(上)_不死鸟的传说之一宿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凭水临风,只演奏乐器,美则美矣,并不十全十美。倒不如我们兄弟到东南犄角,一个吹笛,一个吟唱,让东南之风将笛声歌声送到陛下耳边,衬着远处的水声,也是别有风味。”

  女皇陛下凝神一想,笑道:“还是你们这些年轻人会玩。去吧!”

  于是魏王妃梁王妃带着几个宗室女回席坐好,一边吃着果品点心一边将目光追随着张氏兄弟。只见张易之持笛,张宗昌拿张牙板,两个人走到不远处的东南角最临水的地方,一个吹笛,一个以牙板打拍。最后张宗昌一边打拍,一边合着笛声唱道: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不得不说,张宗昌的嗓音低沉带着磁性,和着笛声,伴着清风,简直清凉得沁人心脾,有如天籁之音。况且他们兄弟二人长得面白唇红,风吹着白色的袍角,只能用“玉树临风”来形容了。这样的时光,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歌喉,一时间廊里廊外,鸦雀无声。

  张宗昌自己喘了口气,笑一笑道:“怎么,唱得不好么?”

  女皇陛下拍手笑道:“不是不好,是太好了,都惊呆了。不过,咱们明明坐在洛水之上,怎么倒唱起长江来了?”

  上官大人在旁边陪笑道:“王子安的这首《滕王阁》诗虽然写的是长江景色,可对着洛水,也算应景。”

  女皇陛下道:“王子安也是个有才的人哪,可惜天不假年,偏偏少年早逝,真是可惜。”

  太平公主道:“谁说不是!”接着她话锋一转,笑道,“咱们婉儿也是才女,却是风华正茂,何不现场赋诗一首咏咏洛水,且让六郎唱来?”

  女皇陛下点头道:“如此甚妙!”

  上官大人红了脸,退后一步道:“公主取笑了。”

  太平公主却令人取了纸墨来,吩咐道:“把阿雀叫来,让她记录。她在宫里也躲懒了些日子,该做做事了!”

  于是宫人去传西门雀。

  上官大人被逼无奈,只得望着洛水河面往来的船只凝神细思,缓缓地吟道:

  沁水田园先自多,齐城楼观更无过。

  倩语张骞莫辛苦,人今从此识天河。

  参差碧岫耸莲花,潺湲绿水莹金沙。

  何须远访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西门雀书写完毕,恭恭敬敬地亲自捧给女皇陛下御览。女皇陛下看了,笑道:“好,好,拿给五郎六郎,让他们唱来。”

  宫人飞跑过去传旨。张易之张宗昌兄弟凑在一起看了,一边看一边交谈着,张易之不时地抬头往女皇陛下这边张望,一双美目对上上官大人的凤眼。

  上官大人再一次飞红了脸。

  那边张氏兄弟二人记住了歌词,商量好了调子,一个吹笛,一个打板,张宗昌用悠扬的声音将这首诗唱了出来,伴着城楼下洛水汩汩的水声,以及水上的波光,岸边的杨柳,往来的行人,端的一幅优美的田园诗般的生活。

  一曲唱罢,众人无不鼓掌,赞不绝口。有赞二张曲演得好,歌唱得好的,有赞扬上官大人诗写得好的。都纷纷表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