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3章 大营救_特种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

  士兵们把5个爬到车上的群众编入了战士互救组,司机将驾驶室里唯一能作为救生用途的汽车海绵垫全部给了一对母女。

  生死之际,军人从骨子里培养出来的那种保护老百姓的舍生忘死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事后,这5名群众和那对母女最终安然获救。

  那一夜,在洪水扑来之际,当15辆军车沉入水中,没人喊出什么豪言壮语,但是,做人的道理、军人的责任、人民的利益,这些理念却在一瞬之间在每一个军官和士兵的心中迸发出来。

  战士朱海平下水前,和官兵们一同被困的一名母亲将自己3岁的女儿托付给他。

  朱海平想都不想,将自己身上的救生衣脱下要给女孩穿上,但是发现在大水中根本无法做到的时候,他干脆将救生衣做成小船,把小女孩放在救生衣上,一路托举着游向路边一棵大树……

  你会说什么呢?

  一件救生衣而已吗?

  在滔天的洪水已经扑到面前的时候,一件救生衣就是一条命!就是获救的希望!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面对死亡的艰难留给自己。

  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士!

  事后有人采访从牌洲决口洪水中获救的士兵,说既然知情的群众和村民都纷纷往大垸外跑的时候,你们解放军怎么还要往大堤上冲?

  回答很简单,但也很深刻。

  战士说:“不总是说‘险情就是命令’吗?我们去大堤,只是想把大堤的溃口堵上啊!”

  这就是解放军!

  这就是子弟兵!

  这就是最美的逆行者!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