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9章 引力波_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他们分配工作之前,他需要和他们先见上一面,了解他们的情况。

  将行李放在了公寓里,陆舟去了一趟高等研究院。

  在上楼的时候,正好碰见了爱德华·威滕。陆舟刚和他打了声招呼,他便一脸惊喜地迎了上来。

  “我的朋友,你终于回来了。”

  被威腾老先生热情的欢迎弄得一头雾水,陆舟不由疑惑问道:“……发生了什么事儿?”

  爱德华·威滕神秘一笑,只说了一个词。

  “引力波。”

  听到这个词,陆舟总算是反应了过来,明白了威滕说的是哪件事。

  其实早在16年2月份,LIGO项目组的研究人员便宣布,他们利用LIGO的两个探测器成功探测到来自两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

  而相关的论文,在最近被发到了Arxiv上,正在由全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家评审。

  虽然这一个月来陆舟都在休假,但他并没有完全与学术界的动态脱节,时刻都在关注着Arxiv上的新文章。

  即便Arxiv上的文章不一定每篇文章都有用,但某个领域的文章数量突然激增,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就像去年的750GeV一样,今年理论物理学界的热点便是引力波。

  陆舟语气有些羡慕:“真是……令人惊讶的发现。”

  相比起他那个“微不足道”的发现,引力波无疑震撼多了。

  “是啊令人羡慕。”威滕由衷感慨道。

  引力波的成功发现,填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

  如果爱因斯坦还活着,凭借这个伟大的发现,肯定能为他的广义相对论再拿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毕竟当初他获奖是因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而不是明显更伟大的广义相对论。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了,因为74年之后,诺贝尔奖委员会便规定,诺贝尔奖只对在世的人提名。即便偶尔会向特别重大的发现破例,也不可能像去世的人破例。

  对于引力波的感触,威滕老先生大概是感慨最深的人了。

  实验物理用100年的时间找到了相对论上的这块拼图,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他的弦论怕是这辈子也看不到被实验证实的那天了。

  明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几乎没有悬念,一定属于麻省理工的雷纳·韦斯,以及他的合作者。

  毕竟,引力波的发现,是可以被刻在人类历史进程的里程碑上的。

  停止了感慨,威滕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关于引力波,LIGO那边邀请我去帮他们做数据分析,我猜你现在应该没有课题要忙,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加入我的课题?如果你感兴趣,我可以现在就让我的学生帮你去预定机票。”

  陆舟想了想,最终还是委婉拒绝了这个很有吸引力的提议:“引力波不在我的研究范围之内,很遗憾我帮不上忙,而且过几天我大概就会忙起来,也抽不出时间。”

  系统的奖励任务给予了他很大的自由度,出于效率这一层因素考虑,明显是提升等级更低的材料学最佳。

  而且威腾教授提出的课题,很大可能并不涉及引力波的核心研究内容,而任务奖励的经验是与学术价值息息相关的。

  别看引力波这个命题足够大,但没准最后根据论文学术价值奖励的经验连一万都凑不够,那可就亏大了。

  威滕:“那个材料学的课题?”

  陆舟点头:“是的。”

  威滕叹了口气,遗憾地说道,“那行吧,看来你已经有了安排,祝你好运。”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