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4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诗僧?”

  明远还未来得及思考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已经被苏轼拉上出了门。

  西湖盛景,确实无可比拟。

  这日天气清朗无风,远处湖水如镜,映出四周山色,以及掩映其间的宝塔、寺院、花圃、茶园。

  放眼眺望,钱塘门外石涵桥一带一道石堤已在。明远知道那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修的“白公堤”。当然,后世的“苏堤”所在的位置现在还是空空荡荡的一片水面,就等着明远身边这位大显身手了。

  西湖岸边,则有无数游船来回行驶,不呼自来。

  这些都是湖上专门待客的游船,有船篷,使游客免去日晒雨淋之苦,四周却并无船壁遮挡视线,令视野良好,坐在船中尽可以饱览西湖风物。

  “今日还好,”苏轼已经坐过多次西湖游船,自然而然地为明远介绍,“若是二月八,或是寒食清明,就一定要事先指挥船户,雇定船只,负责就只能对着这湖光山色空感慨了!”

  两人便上了一条船,船上有桌椅,有酒具,而且自带镣炉与灶具。游客只需一声吩咐,船娘便能烹饪茶水和简单的美味。

  更有无数叫卖鲜果的小船,在各游船之间穿梭,果然是“乌菱白瓷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1,还有些“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1的卖花女,正摇着小艇,到游船的船舷旁兜售白兰花、茉莉花穿成的花球花环。

  明远摸出几文钱,便从邻船的卖花女手中买了一大捧。

  他已经有段时日不簪花了,今日兴致忽起,索性便取了一串淡紫色的茉莉,簪在鬓边。

  一旁的卖花女看得顿了顿,忘记去摇手中的船橹。

  苏轼则望着明远,倾倒似地颂道:“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2。远之,若无你,世上再无人当得起‘皎如玉树临风前’3这一句。”

  明远微微一笑,将手中刚刚买的鲜花递到苏轼手中,请苏轼也簪上。

  苏轼望着明远手中的花,笑道:“远之是潇洒美少年,某却是‘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4。”

  明远笑道:“哪有此事?”

  他亲手将一串茉莉簪于苏轼鬓边,笑道:“此花多半乃西湖所赠,专为谢过苏公昨日的诗!”

  苏轼刚刚有迟暮之叹,马上又被明远这新奇的说法给打岔打掉了,顿时笑道:“远之说得太好,一言之间,西湖已如一美人,亭亭立于某眼前。”

  苏轼说西湖有如一名美人,明远顿时睁大了眼睛:

  ——不会吧不会吧,苏公“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名句,不会竟然出自对他这随口一句的联想?

  若真是如此……明远顿时有一种,不枉此行的感觉:不枉他到这个平行时空来一回,不枉他结识了苏子瞻。

  明远闭上眼,复再睁开:他真的希望,希望苏轼将来能够远离那些悲惨的命运。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