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口。

  总店就在广州海事茶馆隔壁,商人们往往谈成生意之后,立即到一旁的总店来结算贸易,开立“飞钱”的票据。

  明远到了金银钞引铺,与钱掌柜聊了聊,再看一回账簿,发现这金银钞引铺里已经积攒了超过六十万贯的资金了。

  当然,这些钱并不是明远自己的——全都是客户资金。

  金银钞引铺平时不会刻意吸储,但是很多客户为了结算方便,上一笔货款收到之后,为了方便下一次购买货物的款项,这货款就放在金银钞引铺里不取出来。

  明远对钱掌柜等人的要求是:客户资金专门设账记录,并且定期与客户的账房进行对账。

  同时,客户送到金银钞引铺里的现钱,也会统一集中到广州总店里来。

  在这里,钱掌柜着人挖了一个地窖,用不透水的水泥将墙壁砌得严严实实。地窖里则放着明远以前用过的那种铜制保险柜,柜门上的锁也一如既往地复杂,需要两人同时用钥匙才能打开。

  此外,广州总店还雇佣了几名“保安”,以保护店内财产的安全,以及钱钞在向几个办事处运输路上的安全。

  明远顺便给自己的金银钞引铺上了一份“财产安全险”。这消息传出去了之后,竟引得城中的海商与富户们纷纷来问,他们也想为自己在广州的家宅上一份“安全险”——明郎君说的这种新险种,正式向市面上推出了吗?

  于是,明远离开广州的时候,竟有不少海商前来相送——

  有人请求明远:“明郎君,自鸣钟、怀表……下次带货再多带一点吧!”

  如今这等用于计时报时的设备已在广南二路传开,哪家有头有脸的人家都想要为自家添置一台。怀表更加不用说了,只是因为刚刚制出没多久,产量还不大,价格也奇贵,寻常人轻易买不起罢了。

  明远冲来人一笑:“你如能物色几名优秀的铜匠,或许我们可以合作。”

  来人一听,顿时喜得晕头转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亲耳听到的。

  除了请托货物的,也有不少人是来询问保险和金银钞引事务的。

  明远来不及一一回应,只能将他们都一一交付给史尚。

  “各位,我这位姓史的兄弟,会全权负责在广州的事务,他至少要在这里待到今年秋天。”

  所有来相送的商人们闻言,立即抛下明远,转向鬓边簪了水仙花的史尚。找史尚说话的人立即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史尚想要向明远好生道别的机会都没有。

  明远至此才能稍舒一口气,转头来看他的两个“跟班”——

  萧扬站在船舷边,依旧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而种师中则捧着一碟据说能预防晕船的蜜渍乌梅,正吃得津津有味。

  明远一行人在正月中旬乘坐海船返回杭州,沿途在泉州与福州停留。明远将他在广州做过的事又都照样做了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