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章 百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文彦博。

  “文枢密,用这个,看小字许是会容易些。”

  这枚水晶镜是明远送给王雱,王雱觉得很有用,就孝敬给了自家老爹的。

  文彦博与王安石虽然是政敌,但在官家面前,这表面和睦还是要表现一下的。于是他从王安石手中接过水晶镜,透过镜片看那奏疏上的文字——

  岂止是“容易些”?

  这简直不要太容易!

  文彦博右手微抖,一时竟不知该谢王安石,还是该批评这位政敌成日留心这些“奇技淫巧”。

  赵顼见了也觉好奇,接过来自己试一试,果然见奏疏上的字迹被放大不少。

  “这……与刚刚的‘千里镜’有关吗?”赵顼很好奇地问。

  “官家天纵聪明,”王安石恳切地回答,“据那明远说,这叫做‘放大镜’,与‘千里镜’中的构件是同一原理。但是‘千里镜’能观数里之外,‘放大镜’却只能看清眼前的字迹,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即便得了‘放大镜’,也决计无法仿制‘千里镜’。”

  赵顼顿时放心了。

  他原本担心千里镜这样的军国利器流传于民间,被北虏偷学了去。然而听说“千里镜”中更有奥秘,不是单单掌握了磨制放大镜技术就能仿制出来的。

  如此一来,他所倚重的臣子们纵然上了年纪,也照样可以看清眼前的文字。

  或许可以将这‘放大镜’作为慰问韩琦、富弼等老臣的礼物。

  赵顼顿时又将“明远”这个名字牢记几分。

  明远“啊嚏”一声,打出一个喷嚏,心想:这是谁在念叨我。

  “明郎君,您刚才说到……我们这玻璃,竟还无法用来制我阿爹他们制的水晶镜片吗?”

  宫黎就站在明远身边,正缠着明远问东问西。

  明远顿时将刚刚的念头抛去,摇着头笑道:“宫黎哥啊宫黎哥,你这真是,还没学会走,就想要学着跑啊!”

  宫黎顿时流露出几分不好意思,嘿嘿傻笑两声。

  对于制作光学仪器而言,目前最好的材料还是水晶,目前最好的技术还是宫六的“小型车床磨制”。

  “黎哥,你须知道:有些物件,不是咱们想做,就能做出来的。它有许多前置条件,”明远也不知道宫黎能不能明白,“当别的条件都满足之后,它才会水到渠成。”

  光学玻璃对玻璃本身的要求很高,除了纯净无色之外,玻璃本身还需要一定的强度韧性,以及质地高度均匀。

  以现在宫黎的技术手段,能把玻璃里的气泡全消了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宫黎将他这句话想了半日,突然盯着作坊里的一株小树,问:“郎君的意思,是否制玻璃这门手艺,就像是种树一样,必须得枝干先长出来,才会有枝叶?”

  明远:!

  他只简单提了一句,宫黎就把“科技树”的概念给悟出来了?

  古人绝非缺乏智慧,与后人相比他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