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634章 钱都花不出去_重生南非当警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改造成战争博物馆,其他的全部被拆除,未来将规划为居民区。

  德军修建的防线也没有浪费,设计人员在防线的基础上修建了一条环城公路,居民区沿着环城公路两侧修建,内环是商业区和港务区,由于时间有限,现在重建工作还正在进行中。

  南部非洲的工程部门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工程机械。

  让雷纳德惊讶的是,很多工程机械是罗德西亚重工和尼亚萨兰军工生产的,这是两家著名的军工企业,战争期间为盟军生产了大量包括坦克在内的重装备。

  南部非洲的军转民,雷纳德很早以前就知道,他名下的企业也进行了类似的改造,看起来,似乎南部非洲军工企业的改造进度更快。

  军转民说起来简单,要做起来还是很复杂,最直接的部分是放弃现有订单,这需要很大决心。

  雷纳德名下企业的军转民之所以进行的并不顺利,和南部非洲企业的果断有很大关系。

  罗克决定军转民的时候,盟军对于武器装备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这时候南部非洲军工企业收缩订单,就肯定会有一部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

  雷纳德名下的企业,就是订单转移的受益者。

  收益更大的美国企业。

  收益越大,风险越大。

  有了重型机械的投入,重建的速度大大加快,即便去年冬天最冷的时候,重建工作也没有停止。

  现在沿环城公路两侧,一个个泾渭分明的居民区已经初见规模,社区之间还有大片预留的空地,未来将建成公园和绿地,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水平,房屋的设计虽然还很简陋,雏形已经具备。

  这座城市的居民,超过一半是退伍的自由法军成员。

  另一半是德据时期的地下抵抗军成员。

  对于这个情况,雷纳德肯定不陌生,因为这个决定就是他做出的。

  戴高乐在北非征兵的时候,承诺战争结束后,会给与自由法军成员真正的法国人待遇。

  那些加入自由法军的北非人,要求非常一致,他们战后不准备再返回北非了,希望在法国本土定居,这样即便将来法国政府出尔反尔,他们也已经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换成战前,雷纳德还真找不到地方安置上百万自由法军成员。

  定居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为他们提供工作,这样他们才不会成为法国的不稳定因素。

  好在瑟堡这样的新生城市,最不缺的就是工作机会。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等那些战前逃往国外的人们返回,他们之间会发生矛盾。”陪同雷纳德一起来到瑟堡的社会部长托尼·菲尔德很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法国不仅总理是高危职业,部长们的位置也不稳定。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总理辞职,总是伴随着一大批部长的失业,反倒是中低级别的政府雇员工作更稳定。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