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章 不为人知的勤劳_战锤:以灰烬之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长期内,巨大无比的食量的相关记录。

  加尔文有理由怀疑他们其实也有类似的能力,但依照他们每个人在灵魂一侧修行的路上的不同进度,他们对于这个来自帝皇的馈赠的利用率也是截然不同的。

  对比之下,最晚出现的加尔文,也许是最幸运的一个。

  在接受这项馈赠之前,他的灵魂一侧的成长,就已经抵达了一个除帝皇之外原本不可能再有他人抵达的境地。

  而神性灵魂的火花对于肉体一侧高能生物细胞的反向催化,估计也是其他基因原体不可能拥有的事物。

  未来可期是一个美好的支票,但眼下看不见尽头的工作依然会让人感到疲惫。

  自加尔文通过“圣血试炼”已经过了三年,但他对于细胞的改造与模仿到现在也才堪堪突破了不到3%,加上那些细胞在最后时刻的主动配合,加尔文在这项工程的进度也就是将将不到10%,这是何等巨大的差别。

  也许在凡人甚至是阿斯塔特们的眼中,加尔文作为一名基因原体,他距离帝皇已经足够近了。

  但在加尔文的眼中,对那些初代细胞不足10%的逆向结构完成度,也就是刚刚解决了“有或无”的问题而已。

  加尔文现在的身体强度距离那些血液原来的主人,还差得太远太远。

  现在想来,当初能够侥幸赢得胜利,加尔文自己所占的功劳恐怕没有他原来想象的那么大,帝皇的主动放水和圣血本身经过层层弱化恐怕才是真正的原因。

  但无论如何,一日耕耘方有一日收获,既然帝皇已经把通往至圣天的钥匙递到了他的手里,那他就没理由不将之充分的利用起来。

  也终会有一天,加尔文会在这日复一日看似无用功的努力中获得属于他自己的收获。

  而另一方面的工作,就是关于他的灵魂一侧,关于如何继承那些“自己的那些遗产”的问题。

  这不同于前者,虽然同样漫长,但每一次的阅读都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收获。

  日有所得的正向反馈,让加尔文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要比前者高得多。

  完整的圣母颂歌在最初整理记忆的时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让现在的加尔文现在可以一心多用,多线程并行阅读这些记忆。

  但如此浩瀚的记忆宝库,让加尔文想起了他前世时,一个在他看来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操作可能的成语典故:愚公移山。

  “当一座山堵在你家门口时,哪怕你的意志足够坚定,但如果想要将这座山搬走,那么一个人还是几个人的区别确实不大。”

  这是他对这个典故的也许片面的理解。

  最后一项工作,就是被开发出的时间最短的模拟战场的能力了,这项模拟进行到现在,目标早已经不再局限于加尔文现实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对象。

  他在一次记忆整理工作完成后偶然地发现,在这些被完整吸收的记忆里,那些加尔文们遇到的敌人也同样可以被拉入模拟的战场。

  这也大大丰富的加尔文的战斗经验积累的可能性,也让之前总是想要外出作战的他略显浮躁的心安静了下来。

  以加尔文,或者说姜文前世的那个民族的生活习惯而言,耐心绝对是一种美德。

  “十里坡剑神”之类的概念才更符合他们的审美。

  以上的三项工作内容,就基本上填满了加尔文除白天出行和夜间左右脑轮换休息外的所有时间。

  而未来的诸多收获与可能,也尽皆来自这些不为人知的努力。

  时间在这里展现出他最稀有且珍贵的品质——公平。让这些付出必然能得到收获,而所有的收获都源于这些最初的勤劳。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