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基层官吏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么?”钱程倒不太信:“你是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问题。”

  “基层官吏收入微薄,工作却很繁忙。需要上下应付,整天往来奔波。有时俸禄和奖金不够,甚至越当越穷。总之,这些其实都是很折腾人的职位。”

  “而且朝廷对地方的管控,也就是这么回事。”他承认道:“名义上,里一级有众多官职,分工很是明确,但这只是看着好看而已。平日里,朝廷能管到的,最多也就到乡一级。再往下,就无能为力了。”夏洛特不知怎么回答他——这就像比武第一的骑士非要说自己武术不好一样,让人有种很是无语的感觉。偏偏钱程的神色和语气又很认真,怎么看也不像是故意的。

  她想了想,钱程好像说过,这些还只是一个系统。

  “你说的另外两类,是什么官员啊?”她问。

  “还有一个是邮亭。”钱程说:“在县以下,有亭长、游徼。他们不属于乡里行政体系。”

  “亭长除了管理驿亭,还有个更主要的工作,就是抓捕犯人,捉拿盗贼。游徼则往往派到各乡,维持治安。当然,再往上还有其他职位。比如督邮,一开始就是监督巡查邮亭的官职,但现在也负责巡视郡中,监督官吏了。这些人,又形成一个系统。”

  “最后一种是管教化的人。不过他们算不上官员。”钱程继续介绍道:“原先这是三老的职责,从地方上选择有德行,能率领民众的担任。不过从先周开始,三老就渐渐弱化了。”

  “到秦朝的时候,依然保持三老职位。但秦人不喜欢乡贤郡望,他们的系统里,也不需要这些人参加。所以三老虽然是秦官,但基本没什么工作,也没什么权力。”

  “本朝初年的时候,主张无为而治,三老的职能就增加了一些。不过等到景帝之后,乡、里官吏逐渐增多,三老又渐渐淡化了。”

  “现在他们主要是负责调解矛盾,还有当各种证人。从订立合同到结婚,都经常找三老作证。其他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鼓励民众耕作,现在有专门的‘力田’,就是……劳动模范。”他想了想,解释道:“教育里中子弟,现在有里师。和学堂先生有点像,但里师和弟子都是普通民众,依然有自己的工作,农闲时才聚集起来授课。他们也管宣传的事,包括宣传政策、教育民众懂得法令之类。”

  “不过这类人都没有官秩,和前面两类不同。但也不能说不是官吏,所以单独归为一类。”

  “怪不得你们不需要教会。”夏洛特又感慨起来:“不过你在这里能找到这么多人担任官员么?之前你还说,这里有知识的人太缺乏。”

  “可以从士卒里选人。”钱程说:“士卒提拔需要考核对法令的掌握和文书处理能力,所以军吏有时反而是基层官吏中,考核最严格的。边郡经常把通过考试的退役军吏直接辟用作为民吏。我们这边也可以。”

  “这里的驻军不止我这儿一支,直到玉门关外,都有一串军营。”他说:“那里的戍卒从各地征召,但基层军吏中,不少人都是自愿长期待在西北边地的。”

  “西北太偏远,朝廷就和他们签下三年、五年的合同,让他们留任,负责管理、整训新兵,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我先前就招了一批合同刚到期,暂时没工作的人,来这边干活。反正只要给够俸禄,他们就乐意出力。”

  “不是说这里很荒凉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来?”夏洛特疑惑道。

  “荒凉,但是活下去更容易啊。”钱程回答:“很多人的实际情况是,如果留在中原,生计都无法维持。边地是穷了些,但安心生活没问题。”

  “不是说匈奴人经常进攻你们么?”

  “匈奴人?匈奴人哪有豪强家奴和税吏可怕啊……”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