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 银钱货殖 中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的变种。这些人很热衷寻找海外九州,因为有传说认为仙人居住在那里。

  齐地的习俗,不忌讳出海航行。皇帝对此也十分感兴趣,不止一回专门投钱,赞助方士们出海找寻。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理论都太遥远。眼前既然有了资源,总不能放着不去用。

  钱程觉得,自己在这边直接铸币,是效率最高的。但现在这种情况,他也不敢把意见说出来。

  而都护府这里囤积的西洲金银币,在白芷的计划中,其实是向西洲贸易的本金。

  按照惯例,这部分兑换之后留在西洲的金银币,一部分是例行拨给都护府的费用,还有更大的部分,是属于朝廷和皇帝的。都护府的这部分钱,大多用来购置物资。比如今年,粮食的种植受到了很大耽搁。划分田地之后,都护府又大兴土木,耕田的人力十分稀缺,是肯定不够养活这么多人了。

  但这里与中原不同,可以四处购买粮食。都护府从索要赎金和没收乌尼亚贵族财产的行动中,积累了不少财富。有了这些东西,展开工作就简单多了。

  西洲商人为了都护府手中的金币,千里迢迢,从巴里希腹地、从维塔利亚南方,甚至从南部大陆,将成船整车的粮食,源源不断运送过来。

  至于原帝国领地的领主们就近卖来的,就更多了。哪怕领地出现饥荒,只要开价合适,他们都能设法攒出粮食卖给钱程,显然是搜集存粮的高手了。

  购置粮食的举动,对周围影响颇大,尤其是那些之前遭受战乱波及的地方。

  有些领主希望购入粮食,稳定自己的领地,开始恢复工作。然而钱程这边,需求很大,开价也更好,甚至运粮的安全性都高出很多。

  商人们全都向这里跑,甚至撤出准备投入其他地区的粮食,导致各地粮价剧烈波动。原本就丰饶的地区影响尚且不大,有些人还趁机赚了一笔,但更多的地方,当即就得面对缺乏口粮的情况。

  一些维塔利亚城邦至今仍处在叛军威胁中,粮食减产同样严重。本来指望着商人可以把粮食运来,然而连本城邦的商人,都忙着把粮食往都护府运。

  好几座城市里,普通市民与商人行会和城市贵族,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原本在抵抗叛军时形成的团结一致,在饥饿与惊慌面前,很快就变得摇摇欲坠。一时间,整个半岛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钱程以往是真没见过这种能从潜在敌人那里买粮食、甚至买到敌人断粮的情况。

  他这边,日子过得就舒服多了。由于人少钱多,有整个大陆提供供应,缺粮已经不再是问题。

  他的主要困难,是需要赶时间。

  为了加快训练的进度,轮训的两千多名新兵,现在享受着官佐的待遇,天天都有三顿饭喂着。连工地上的劳工,只要干活卖力,都有富余的食物作为奖励。

  哪怕想吃肉,西洲商人都会体贴的运来——和粮食比,这边的肉其实不算贵。

  西北边地到西域一带,肉类就普遍比中原便宜不少,戍卒隔三差五是能吃上鱼和肉食的。而在西洲,二者的价格就更夸张了。

  钱程觉得,在中原,如果有人灾荒的时候让老百姓吃肉,一定会被大家当傻子。但在西洲,还真有用肉干救灾的。那东西虽然看起来完全不像食物,但总归也是肉,灾年里能比粮食还便宜,也是很让人无语了。

  PS:

  中国的铁矿是什么水平呢……

  现在中国的富铁矿占总量比例的

  而世界范围内,对应的数据查不到。因为有些国家根本不统计贫铁矿的储量,南美那些甚至连含量不够高的富铁矿,都不去统计。

  他们根本不把这些当矿石看,也不关心到底有多少。对他们来说富矿就是100%,因为贫矿碰都不会碰的……

  而且这是现代数据。现代中国最好的铁矿都在海南、东北、内蒙、西南这种地方,古代中原人也用不上。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