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章 舰队建设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易造成更大的灾难,所以这方面节约不得。

  持续用钱的地方不止船本身,相关的工匠、水手、官吏,都得掏钱养着。陆上的军队,只要维持一部分人在军队中即可。其他人服役结束后,只需要农闲时例行参加训练,就可以保持相当的战斗力。需要时,只要加以集训,便能重新入伍。但海上,相关的职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更要。士兵们的服役期长了很多,有些关键位置的人,甚至终生都在船上工作。而那些造船工匠,同样得一直付给工钱,保持足够数量,不可能等到临时急需,在忙着去招募的。

  总之,这是个开销巨大、而且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的产业。

  钱程常年缺钱。

  现在他确实升了官,但手下还有一众吏卒,和他们随军的家眷,都得钱程这边花费心思,整天算计着如何开源节流,才能更好地养活他们。

  都护府的财务,还不算完全步入正轨,很多地方依然没有运作起来。

  对他这种节约惯了的人来说,这个节骨眼,投入这么巨大的开支,是十分不划算的。

  ——这还没算时间上的成本。

  造船的材料,不是随便弄块木头就行的。选材与处理,都要花上很长的时间。现在钱程可以考虑从精灵那边直接购买成品材料,但如果想要经营一支舰队,今后早晚得都护府自己去完成这些事情的。

  精灵的船只在西洲以坚固耐用著称。他们更了解植物的特性,加工时使用的法术也更精细;或许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去挑选合格的木材,甚至自己培育树林,等上几十乃至百年的时间,让它们长成。

  钱程希望的是能迅速形成战斗力的军队,但按伊兰瑞尔的话,建设水师本来就不是短期内能见效的。

  钱程心里,对此持保留态度。

  之前训练军队时,就有人认为,他试图高效速成的努力是徒劳的。不过这段时间下来,受训吏卒的反应其实还不错。那些整理、编纂教材的人,也得到了不少收获。总而言之,这个思路是可行的。

  不过如何尽快训练出一支水师,实在超出他理解的能力了。

  一开始,钱程准备先向精灵那边购买几条船,应付现在的局面。

  西洲的战船与中原战船,差距其实挺大。

  中原战船的主力,是楼船。大型楼船体积庞大,船上设有数重楼,可以达到十余丈高。船楼和城楼一样,有女墙,有射箭的窗口。可以居高临下,攻击敌人。

  铸鼎的技术成熟之后,人们开始试图把大鼎搬到船上,取代投石和拍打敌舰的设备。

  大部分楼船有三层。按照经验,第一重楼可以安置最大规格的大鼎;上面一层,可以放小一些的;最上面,既可以放置小号的鼎,也可以安放连弩车之类的器械。

  人们还发明了不少配套的机关。比如钱程当初守卫都护府城时,让巨型大鼎回到原处的设计,就是源于战船。

  直接把大鼎固定,发射时会损害船体。于是人们在船上铺设轨道,让大鼎自己后退卸力。为了安全起见,船上的晶石和穆王药都放在船内,水面以下的位置,有人就在旁边安装轮轴。下面的船员将弹丸、灵药放在筐里挂好,大鼎后退时,就能从下方,把所需的东西自动拉上来。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