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军械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混在一起。

  偶尔有主家追问这里的情况,钱程便派人暗中教他们如何应对。家主对家奴的控制,全凭着家主的个人能力和奴仆的忠诚,缺乏稳定的手段,更别说有效的监督机制。平时看不出来,但距离一远,还不如朝廷监管官吏的水平。因此有他帮忙,每每都能切中要点,把事情打发过去,众家奴都十分感激,很快就娴熟地糊弄起主子来。——奴仆看起来对主人依附更强,也更容易管理,但“学坏”的速度,比雇工、官员,都快太多了。

  这些安顿好,钱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他先前请铁官的官员去考察下西洲人制铁的技艺,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因为那时他在长安时就听到传言,说西洲人可以借水驱锤,打制铠甲,听起来十分了得,如果真有此事,可就捡到宝贝了。

  铁官的人兴冲冲跑去查看,结果找了许久,也没发现有这么方便的工具。

  铁官说,因为西戎的那种冶铁设备,炉子里出来的是夹杂了很多废渣的铁块,必须反复锤打,才能得到可用的铁锭。所以当地人造了不少水碓,用来帮忙击打。

  至于铠甲,一直都是工匠徒手制作出来的——事实上,高深些的制甲技术,都被盔甲行会垄断着。行会的老师傅们把手艺当成铁饭碗,一直为此自豪。

  那些不起眼的手套和关节,才是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只有手艺高超的师傅,才能打出合格的部件。但哪怕是大块胸板,也是学徒一锤一锤敲出来的,从未听有什么取巧的方法。加工铁锭的水锤,发力和控制都差得远,根本不是干这活的料。

  这器械对于他们自己,倒是有价值,毕竟能增加出熟铁的速度。但铁官直言,中原的炉子现在都是直接出铁水,想要继续加工,也可以炼铁、炒铁。谁还用这种孔老夫子时代的东西。

  至于它的产物,其实也很尴尬。

  尽管钱程一直在关注军械,但铁器消耗最大的地方,并不在这里。农具、日用品方面每年的消耗,比铠甲兵器大得多。这些器物大都要求坚硬耐磨,对韧性没什么要求,量大而廉价的生铁,才是最好的选择。

  哪怕铠甲制作,也绝少用软铁。

  西洲商人不止一次试图向钱程推销甲具。他们现在确实有些便宜的铠甲,是大块铁板打出来的,省掉了那些耗费工时的小部件,材料也更廉价,因此能大量生产。然而这东西看着光鲜,效果却很糟糕。钱程把送来的样品逐一摆在靶标上,亲自试射,基本都是直接被洞穿。到最后,也没有哪个是他看上眼的。

  想要防御箭矢,甲胄的坚硬程度就非常重要。软铁和坚铁,在这方面的性能天差地别。西洲人倒也不是做不出足够坚硬的整块铠甲,更硬的铁片韧性也往往更差,很难做大。二者想要兼备,价格就会快速上升。钱程检查了十几件这类甲胄,能达到他期望的,也就夏洛特自己的那套了。

  但钱程现在,一批就有数千新兵。给大家都提供这种价格的装备,显然不现实。

  而甲片大小与硬度二选一的话,众人显然都会选择硬度。

  钱程觉得,西洲人可能真的太久没见过字面意义上的“箭雨”了。小甲片组成的铠甲,至少能在箭矢下保命。而那种大块软铁板,很可能都活不过接敌前的射击,再讨论其他性能,也没什么必要了。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