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五章 大孝子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程正想出门的时候,白芷突然找上门来。

  刚进门,就看见钱程在教一个红头发小孩读书。

  “所以到底什么,才算你说的孝子啊?”那个姑娘正大声追问着。

  “荀子说,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对兄长恭顺,这是小孝行;对上恭顺,对下诚笃,这是中等的孝行;遵从大道而不遵从君王,遵从义而不遵从父亲,这是大孝行。”钱程陈述完,反问道:“所以,你想当哪种孝子呢?”

  “当然是大孝子。”对方不假思索地说:“不过孝子忠臣还可以这样么?”

  “当然。”钱程说:“我们的祖师孔子,就被人问过这种问题。”

  “鲁国的国君问他,儿子服从父亲是孝顺么?臣子服从君主是忠诚么?连问了三次,孔子都没有回答。出来之后,孔子问学生怎么想,学生说,儿子服从父亲就是孝顺,臣子服从国君就是忠诚,有什么可疑的呢?”

  “难道不是这样么?”红头发姑娘指出:“虽然我们那里,能做到的人恐怕也没几个,但至少大家都是这么说的。”

  “不是。孔子反而觉得学生见识短浅。”钱程说:“他认为,有一万辆战车的国家,有四个能坚持正道劝谏国君的大臣,疆域就不会减小;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有三个能坚持正道劝谏国君的大臣,国家就不会危险;有一百辆战车的卿大夫,有两个坚持劝谏的家臣,宗庙就不会被毁灭。”

  “你们国家身处蛮夷之地,甲士有多少,你自己也清楚。说实话,有一个能持正劝谏的大臣,就足够了。”

  “儿子服从父亲,能说是孝么?臣下服从君主,能说是忠么?要能分辩是非,明察什么样的情况应当服从,才可以叫做孝和忠。”

  “这样啊。”那姑娘说完,又有些沮丧:“说实话,我和我的君父也有矛盾。大家都责怪我……”

  “如果说,蛮夷土地上的资源很优异,蛮夷的技艺也有可取之处的话,那么蛮夷给人的道德评价,就是最没有价值的了。”钱程毫不迟疑地全盘否定了阿尔比昂人的态度:“不要理他们就行了。”

  “也不用因为有矛盾、有怨气而疑虑忧愁。我回头给你本《诗经》,你看看《小弁》那篇就知道了。”钱程说:“那首诗就是被父亲放逐的儿子写的。”

  “还有这种故事?”红头发姑娘又有了兴趣。

  “是啊。有人说是当时周王朝的太子写的,有人说是大臣尹吉甫的儿子写的。”钱程说:“先师孟子认为,这首诗是亲人过失重大的时候创作的。他认为,亲人过失重大却不怨恨,才不正常,因为这说明与亲人关系更疏远了。”

  “故事的结局呢?”

  “周王朝的国君因为宠爱另一个女人,立她为王后,把原先的王后和太子放逐了。然而后来蛮族进攻国都,王朝覆灭,之前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