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二章 殷琼的一天 上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史显得有些无奈,但也没说什么。

  荀子说,王者要“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众所周知,蛮夷不懂得仁义,却是能理解威势的。不用威势管理他们,他们还没碰到仁义的皮毛,就早已闹翻天了。可是如果公堂之上,自己动手,未免显得太过不雅。权衡之下,索性雇了几个懂事些的戎人,专门来干这些事——虽然从今天的表现看,他们还是反应太慢了。

  殷琼对这结果也没感到意外。除了那个新提拔的武吏还是太缺乏经验,得让前辈同僚提点下,其他的事情,都是意料之中的。

  挨揍的蛮夷和他背后的主人,恐怕会不高兴——当然,也没人在乎。

  从西戎入寇到如今建立郡县,对朝廷愤恨不满的西洲人,多得都数不过来。虽然很多都已经死了,但还活着的肯定不少。

  而按照朝廷的经验,这些依然存在着的西洲势力,哪怕明面上表达忠诚,实际上大部分,肯定还是心怀不满的。

  从长安的官吏到凉州士人,都对这个判断很有信心。

  整个汉朝周围,就很少有哪个地方的蛮夷,刚一接触的时候,不厌恶憎恨朝廷的。大家早就习惯了,要是西洲人不这样,才是让人意外的事情。

  至于解决办法,其实也很简单。汉朝应该统率蛮夷诸国,日月所照的地方,都应该接受管理,这对中原人来说,属于常识性的概念。而顽劣不听话的蛮夷,也必须加以管教,防止他们破坏礼义秩序与宝贵的和平。

  不过看完了这一幕,大家也没什么兴趣了。其他使者都吓了一跳,言语也谨慎起来。显然,刚才的事情,是有教育意义的。

  尤其现在匈奴有异动,难保西洲戎人不会跟着惹事。这些人畏威而不怀德,好言对待,反而会让他们觉得凉州这边软弱心虚,而教训一顿,他们反倒会观望,不敢贸然策应了。

  现在表态完全站在凉州这边的,也就只有夏国主了。这次,他们是匈奴人进攻的第一目标,夏国主竟然自己先带兵去迎敌了。

  殷琼觉得,这是件风险很大却值得做的事情。汉朝上下,都喜欢勇敢有魄力的壮士,对女子其实也差不多。民间故事里,都称颂那些英毅的女子。

  她冒着风险,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一味依赖支援,让大家都很是佩服。现在连营中军吏们,都开始称呼她夏女士了。

  她如何选择,是她的事情,凉州也会按习惯做自己的事。徐长史已经调集了士兵,向边境集结,准备有需要的时候就策应她。

  就算她失败了,在中原人这边也会获得很好的名声。敢于和匈奴人硬碰硬的势力,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而中原民间其实一直都不反感失败的英雄。

  殷琼暗自感慨了一番,觉得世事果然变动无常。她当时也和钱程一起,和夏洛特交手过一次,当时在场的人,恐怕没人能想到,事情接下来会这么发展。

  会议很快结束了。整个过程,平平无奇甚至有些枯燥。蛮夷使节们显然是想来打听些大新闻的,没想到这边还是如此的平淡场景,一时都摸不着头脑。门吏催促着,才让他们各怀心思地离开了。

  殷琼也跟着同事们离开了官署,走到广场上,四下打量。

  在广场的一角,一个扎着辫子的少女正向自己招手。

  阿蒂拉从长安回来了。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