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七章 武 士 道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军,就是倒幕的池沼义士——和这些人交朋友,还不如自己和妖怪们一起,躲在山里呢。”“……”

  白芷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问道:“那两郡的官吏怎么说?既然都告诉你了,肯定已经先联系他们了吧。”

  “两郡不愿意承认,那些族人应该和我们获得一样的待遇。”姐姐如实说:“郡吏说,那些狐狸已经脱离华夏太久,也没见她们来上户口、交税,或是有其他能证明自己是编户民的行为。他们说,这种事情不好办。”

  “这就有点麻烦了。”白芷也显得有些苦恼。

  这种事情,其实算是内外之分的老问题。

  汉朝人的国别意识十分淡薄。连朝廷的官吏,在这方面,想法也一样很模糊——平日里,大家基本用不到这种东西。

  士人喜欢用诸夏和蛮夷来进行区分,但蛮夷的判断,往往要根据行为和道德,难免有主观的因素,不同人的观点会有区别。历史上,把一方开除夏籍,乃至互相开除夏籍的,都不是没发生过。

  目前能用来明确界定的,也就只有各种籍贯了。

  古代诸子讲学的时候,就给弟子登记学籍;现在皇室确定皇族的范围,是看宗正手里的户籍记录;普通人区分内外,判断一个陌生人是不是“自己人”,也是习惯性地看此人的户籍——因为也只有户籍是个简明的识别标准了。

  诸侯国的民众有户籍,归化夷狄部族也有户籍,现在,夏洛特那边,都开始学着订立户籍了。但对于重要人物的户籍,朝廷就十分谨慎,不愿随随便便就给予。因为这实际上代表了朝廷对此人、乃至所属势力的态度。

  而对她们的族人来说,这个问题就很尴尬。

  中原人对于抛弃原有户籍,另行投靠的人,一直不友好。众人眼中,这是个很简单的选择问题。

  无论在哪,人都会有倾向和效忠的对象,不选择诸夏,那就是选择蛮夷;既然已经选择了归入蛮夷,那此人自己就是蛮夷了。对蛮夷,大家显然不会客气。

  这方面,中原人并不看重血统。是谁的后裔,和他是不是蛮夷,没有关系。

  理论起来,匈奴还是夏禹的后代,也不碍着大家把他们视作蛮夷;就算周公、孔子的后人,流入蛮夷,也是姬姓之戎、孔氏之戎,诸夏之人看待他们,不会和寻常蛮子有什么区别的。

  中原人的思维,一直是这样简单而分明。白芷如今一样无能为力。

  “我们只能劝她们加倍小心。如果可能的话,尽早和两郡的人建立信任吧。”她想了想,如实说道:“我会试着帮忙说几句,但能不能让大家接受她们,只能看她们自己了。”

  “时间太久了。人们已经不认她们了。”她叹了口气。

  “是啊,人类的节奏是很快的。”姐姐点点头:“他们的时间很短,所以想做什么,都很急。我们也没法强求他们。他们是等不起的。”

  “我们其实也等不起。”她若有所思地说。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