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二章 夏国的建立 中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坐视帝国扩张,把维塔利亚边缘的加拉西亚变成南下的桥头堡。

  因此,教廷严厉指责帝国,趁着远征的时机侵吞别人领地的行为。教廷宣布,同意加拉西亚教会的申请,特意重申了支持自由婚姻的教义。

  教令强调,夏洛特已经成年,且在修女院接受了完整的神学教育,已经有了自主决断的能力。在目前没有父兄的情况下,她可以自行选择婚姻对象,只要符合教会对于合法婚姻的基本要求就行,不需要接受封君——也就是帝国的安排。

  帝国方面对此颇为不满。这明显是加拉西亚本土派的手笔,他们不想当帝国的附庸,就直接拉来教廷,想堵死帝国从法理上吞并加拉西亚的计划。

  但现在,夏洛特本人都被本土派带走,让她“主动同意”都没办法了。卡特琳娜尝试着写了封信,劝夏洛特回来。但夏洛特回信反驳,指责帝国居心不良,还说卡特琳娜从一开始就没把她当朋友看,故意要坑她,她才被迫用这些计策脱身。

  帝国方面理所当然地认为,这都是狡猾的卡尔曼大主教的手笔。其实不止他们,施特伯格等人也是这么相信的。这种一环套一环的计策,怎么看都不像她自己的主意,所以尽管夏洛特一直说是自己决定的,但连加拉西亚的大臣们都不怎么信。

  就这样,帝国方面把大量精力,都用来抨击卡尔曼大主教。帝国的使者和忠于皇帝的高级教士,天天来往于圣城和“咸鱼之城”之间,大家打嘴炮打了许久。

  而夏洛特本人,则继续招募士兵,对外的说法是她和教廷已经谈妥,决定参加远征来远离事端。等教会出面,把一切都调解完,再说之后应该怎么办。

  圣城教廷对这个回答很满意,帝国方面暂时也没法反对,只能由着她来。施特伯格和王室军官们,对这种情况是最支持的。作为战场指挥官,他们知道之前解围之战的细节。夏洛特的临场表现很出色,明显是个镇定而有经验的指挥官。她甚至想自己披挂出马,被赫格伦等人阻止才没有亲自上阵,但只要看她的行动,就知道她之前宣称的,在乌尼亚作战的经历,应该没有太大水分。

  在军官们中间,这种表现是个很大的加分项。

  施特伯格是个老派的地方小贵族。他出生在帝国北部一个贫穷的镇子上,父亲是当地的小领主。他的家族史就是打土匪、打自称其他领主的土匪、打北边坐船来的北海土匪、打东边的鲁塞尼土匪,或者自己也去当土匪。

  父亲也懒得管他们兄弟几个,从小就给扔到伯爵那儿当侍从,跟着伯爵家的卫兵队长,天天学怎么打土匪和怎么当土匪。老队长也没什么文化,水平上限就是辨读上头下发的书面军令。除此之外,就是给孩子们讲讲“战史”,也就是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