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_312_网络新聊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

  眼看又到秋收的时候了,又该是忙碌的时候了,可是田野里却没有了父亲的身影。

  父亲没能等到阳光下这秋天的景象。

  自己再也不能跟在父亲身后在田野里奔跑,感受丰收的喜悦。

  每年秋收的时候一家人都在一起。

  承诺还在,人已不在。

  “还,看那是什么?”

  徐峰像个好奇宝宝打破了车里的沉闷气氛。

  “那是棉花。”

  田里的棉花已经在开口了,露出了洁白的棉絮。

  “这就是棉花,我以为是长在树上的——高大的木棉树。”

  郭琪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说的就是你这种人吧。”

  徐峰:“我没有说错啊,你看是在棉花树上啊,只不过树比较矮,只有半人高而已。”

  郭琪琪:“狡辩。难得跟你说。”转头问江渝:“这么多棉花,要采到什么时候?你们家是不是有很多奴隶,哦,不工人。”

  “现在用机器,很快的,这边割,那边棉花就出来,就跟收割麦子一样。”

  “哦。”

  郭琪琪就只有看过电影里采棉花——每个人背着一个背篓或者胸前挂一个大布袋,顶着烈日,两只手不停地动作。

  徐峰笑她:“呵呵,琪琪姐,你还不是不懂。”

  江渝:“人工采摘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应该是我们祖父那一辈。现在用机器成本低,效率高。我们家没有多少工人,现在都是机械化作业,从播种施肥到收割全是。”

  李天成:“如果是人来采的话,光是这一片恐怕十天半月都采不完。还不说其他的。”

  “哇,这得有多少地啊。”

  江渝:“也没多少,主要是地广人稀。而且在墨西哥,本地人不太喜欢长期给人工作。所以人工成本高。能够用机器的,就绝不请人工。”

  李天成:“这一片全都是江家的棉田。棉花主要销往美国,再由美国出口到其他国家。现在有直接在莫里斯镇上建纺织厂的,其中有一家就是中国的。”

  朱颜对李天成说的在这里建厂的中国人很是佩服:这里棉花价格低,直接建厂就地收购棉花生产,要比从美国进口棉花,再运回国内生产节约很多成本,而且生产出来的棉纱和布可以直接销往美国。

  郭琪琪问江渝:“你们家有纺织厂吗?”

  江渝:“我们就是种地的,除了棉花还有小麦,大豆,土豆,洋葱,光种地都忙不过来,再说我们家还有龙舌兰酒厂,产的龙舌兰酒占了整个墨西哥产量的一半。哪还有精力再去建纺织厂。

  江家信奉的是贪多嚼不烂。不该涉足不该染指的绝对不能。”

  朱颜虽然不懂鸡尾酒,但是也知道调制鸡尾酒最好的基酒就是龙舌兰酒。而最好的龙舌兰酒就出自墨西哥。

  但是国内很多酒吧都没有真正的龙舌兰酒,大部分都是假冒的。

  郭琪琪咂咂舌,什么是地主,这就是地主,什么是富豪这就是富豪。

  不显示不露水的。

  土豪啊!

  让郭琪琪自渐形秽。

  自己家跟他们比起来简直就是渣渣。

  简直都不够看的。

  难怪江渝说有人打她家的主意。

  而且她最后一句话也好像是意有所指。

  财帛动人心。

  怀璧其罪。

  郭琪琪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前面的李天成。这里只能看到他的侧脸,不知道他听了江渝的话是什么表情。

  会是他吗?

  看他的样子也不像是坏人啊?

  坏人也不会把字刻在脸上?

  真的是李家吗?

  现在江家是后妈当政,

  李天成就是国舅爷。

  外戚夺权的例子多不胜数。

  江家的掌门人江远山已经不在了,可江浩却没事了。

  如果真的是他们?

  那江浩作为嫡长子,处境不是很危险?

  想到这里,郭琪琪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朱颜回过头来看了眼郭琪琪:“你怎么了,别胡思乱想。”

  郭琪琪心说:这你都感觉到了?

  郭琪琪:“那你们李家为什么不建纺织厂呢?你们家也有棉花地吧。”

  李天成道:还是人工的问题。”

  喜欢网络新聊斋请大家收藏:网络新聊斋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