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3章 准备出发_四合院:采购员的悠闲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位大姐可是这条巷子里远近闻名的“大喇叭”。

  退休后一直在居委会帮忙。

  把着胡同口,掌握着一部公用电话。

  而每当有外人打来电话,又或者谁家寄过来信件,这位大姐就会吆喝一声,把人给招出来。

  曹卫东走过去,纳闷的问道:“谁给我写的信?”

  “不知道,看字迹像位女同志的,你拆开看看。”

  大姐递给曹卫东一个信封,满眼期待。

  她本想八卦两句,但是一阵寒风吹熄了这股心思。

  北方的倒春寒可是很厉害的。

  虽然过了立春,但还是冷的邪乎。

  大姐抱怨了两句,老老实实的钻回自己的小屋去了。

  曹卫东拿着信,一边往回走,一边翻来覆去的查看着。

  信封是这个年代最常见的款式,上面用娟秀的小字写着地址信息。

  看着这些字迹,曹卫东就已经猜到写信者的身份了。

  娄晓娥!

  折返回家中,拆开信件,拿出来

  和他想的一样。

  信是娄晓娥写的。

  从这封信中,曹卫东知道了这段时间娄晓娥的遭遇,以及她们在港城的落脚地。

  除此之外,娄晓娥还将自己最喜欢的一条项链放在信封中,算是给曹卫东留的纪念品。

  胖蛾子的这份真心让曹卫东感动。

  他叹了口气,滴咕道:“能平安抵达就好。”

  从四九城远走港城,路途遥远,他们一路漂泊,自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其中艰难困苦数不胜数,难以诉说。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是港城的爆炸式发展的黄金时期,未来可期。

  这源于其独特的位置。

  一方面,港城作为最接近大陆的一块飞地,西方国家利用港城收集华夏情报。

  另一方面,华夏亦利用港城的特殊地位,担当与西方世界沟通的桥梁以及政治缓冲地带。

  几乎所有的人员、邮件、货物都要经港澳转驳。

  可以说,港城背后站着大陆,前面是以鹰酱国为首的,庞大到不可估量的世界贸易市场。

  面对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港城的工业家们纷纷在港城设立工厂,生产国际市场需要的工业产品。

  例如布匹、成衣、胶鞋、塑胶产品、电子零件、五金制品等。

  仗着工资低廉,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港城的工业制成品销售竞争力强,逐渐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由此赚取的大量财富回流港城,又带动了港城的经济发展。

  娄半城这时候能参与到港城的这场跨时代巨变中,无疑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以他的能力,一定可以在这场波澜壮阔的黄金岁月中,攥取到最丰厚的利益。

  曹卫东想了想,找出纸笔,打算给娄晓娥写一封回信。

  洋洋洒洒。

  一封信写完。

  就在他打算封装时,突然顿住了。

  随即怅然的将信纸丢进随身空间中。

  这年代港城还没有回归呢。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