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六一章 当我写作时我在思考些什么_文娱试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试想要认识一下的是彭三石。

  彭三石的身份相当复杂,除了裤子乐队主唱,他还当过儿童漫画杂志的编辑,画过漫画,出过画册;拍过电影,拿了第十五届魔都电影节新人奖最佳导演;既能够大胆前卫,可以先锋性十足地玩起装置艺术,作为现代艺术家去办个展;有时候又可以低下头,为了恰饭拍出了当年红极一时的口水神作《Q爱》MV。

  和大老师聊起了彭三石的过往履历,韩试不得不惊叹于怎么会有一个人活得如此恣意洒脱。

  人生有着无穷可能性,并不需要被生活所束缚,在彭三石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而这正是韩试所一直向往的,从缠绵病床上就开始想着的,如同兰波所说的一样:我愿成为一切人。

  一成不变的日子,想想都可怖。

  然而韩试并没有在节目上与彭三石产生交集。

  一是因为韩试不太会主动攀谈,而彭三石的嘴真不是一般的欠,不一定乐意搭理;二是韩试又想着两人结识了其实反而无趣,就像有些心向往之的人,或许不接近才会是美好的。

  《乐队》火出了圈,韩试回到芙蓉市后,新播出一期又把韩试推上了热搜,连带着信仰的痛苦乐队也越发受到关注了。

  可韩试仍然对《乐队》里乐队不太看好,或者说不是特别感兴趣。

  记得周延似乎提过一嘴,当今音乐行业的生产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精耕细作,转变为更为粗放化、效率化,成了一个由下而上的东西。

  传统唱片公司是打磨好的内容再去投放、分发,而互联网公司则野蛮生长,先分发,把流量和渠道跑通,再去转攻内容,谁的数据好就扶持谁,单纯依靠算法,没有预设和立场。

  韩试深以为然,综艺与流量下的音乐生态,都是割离的片段式的,而不是连续性的。

  等节目的一时热度过去,乐队们在离开了《乐队》以后,或许仍旧只能回到地下。

  就像一场短暂璀璨的大戏,观众离场也就散了,表演者得到的掌声不过刹那的热闹,即使多吸引了几个人的流连目光。

  ……

  韩试回到芙蓉市时,黄昊也从巴黎回来了。

  回国的第一时间就是给韩试打电话,酸酸地吐槽。

  凭什么韩试逛个卢浮宫被随手一拍都能上热搜,而自己特意带了摄影师,伪装成偷拍的艺术组照,却乏人问津。

  “你命没我好呗。”韩试无语,“就跟对面组团抓野,我和你都泡在野区,却偏偏是你被抓了。”

  好破的比喻。

  黄昊认了命,接着愉快地拉韩试开黑。

  郑乐去度假了,王一泊接了个新戏,只有杜俊伟尚未开学正闲着,忧伤地带着两个神级队友,做好了躺平被虐的心理建设。

  但黄昊找专业摄影师拍照来当路人偶遇放网上的骚操作,以及王一泊去拍戏,让韩试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