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零八章 打败你们的不是作品_文娱试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毛盾文学奖,据我们领导的消息,获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很可能是于桦的《活着》。”

  “嗯。”韩试的反应依旧平淡,没有表示出意外或沮丧。

  《活着》恰好就是韩试才买的几本书之一,昨晚刚看完。

  书中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了一位叫福贵的老人经历的悲惨和残酷、沉默与坦然。

  韩试的阅读体验很复杂。

  一方面不太喜欢作者过于平静的笔触,似乎只是在闲聊着一个人的苦难一生,真实到让人冷冰冰的无法释怀。

  连福贵的乐观都显得是麻木的,名字就如一个醒目的讽刺。

  可韩试又震动于书中的表达,一种承受的力量与生而为人的韧性。

  福贵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盘剥的冬笋——层层褪去人生的虚华,一层层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层层摧毁着人的坚强。可到最终,白嫩嫩的,却剩下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

  活着就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尽管读《活着》真的让人压抑难受,但韩试觉得评委会的眼光是很厉害的。

  书是一本有生命、充满感染力的好书。

  “没有就没有,顾哥你一副小心翼翼的脸色搞什么。”韩试被顾小海的样子逗乐,“怕我受打击?”

  “没,就是怕你满怀期待来着,听到结果会失望。”

  顾小海放下了心,开始和韩试讲到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介绍起一些会莅临的成名人物。

  当晚,毛盾文学奖在燕京的华夏现代文学馆举办。

  作为华夏数一数二的文学盛事,到场的不仅有作协主席、书记一众作家圈内的大佬,连国家宣传部的副部长都出席了。

  往年官方重视,大众却不太关心的毛盾奖,今年由于《斜阳》引起的热议,变得备受关注。

  很滑稽,除了官媒和作协旗下的报纸与媒体,现场阵势最大的采访群就是娱记。

  于秋阳就跟韩试调侃,语气无奈:“不说别的,你算是为华夏文学界做出重大贡献了,起码让大家又有了些关注文学圈的兴趣,不至于让我们的颁奖礼像是在自娱自乐。”

  没有于秋阳说的夸张,但文学的没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于秋阳的话自然是有感而发。

  颁奖礼一结束,至少大半的记者全奔着韩试涌去了,扛着一堆长枪大炮。

  韩试机智地落荒而逃。

  没有应付记者的兴趣,作为一个没有得奖的人,韩试都能猜到记者们大致会问些什么。

  谦虚与自勉的表演韩试不乐意,但如果说出与奖项失之交臂并没感到可惜的真话,不仅大部分人不会相信,说不定会被当成自大。

  连毛盾文学奖都不放在心上,一定是飘了。

  有个键盘,很多人就成了挥斥方遒的理论家、分析师。

  只是韩试躲过了记者,却照样躲不过舆论。

  毛盾文学奖一落幕,相关的报道就第一时间送到了网友的面前,

  韩试未接受采访,微博上不少大V解读为错失奖项,心情很差的缘故。

  获奖的几位作家成了背景板,只有官媒重点报道,多数媒体的关注点都落在了韩试身上。

  有人评论,韩试在茅盾文学奖上折戟,却依然不是输家,得到了作为艺人梦寐以求的热度。

  韩试很想说,我真没做梦都求。

  可第二天却又有一张韩试的照片在微博火了。

  照片里是毛盾文学奖的现场,主视角是黑色西装正襟危坐的韩试,旁边是与会的作家们。

  作家们有几位知名度很高,但都年纪不小了,韩试坐在中间无比显眼。

  网友们纷纷感叹,打败你们的不是作品,是年龄和颜值。

  韩试才二十,有大把的时光创作,等到了在座作家的年岁,谁敢说不会已成为一名世人仰望的文学大家?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