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五八章 不能浪费_文娱试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就如他自己说,碰到棉花,都害怕会受伤。

  他好像一个只能生活在纯净真空中的人,却不小心来到了灰尘粉末四溢,充满细菌的世界,任何一点异物,对他来讲,都是致命的。

  贯穿全书的是叶藏因为恐惧害怕,想讨好其他所有人,但内在又对这样的自己,厌恶至极。

  我一直在思考的是:叶藏生活在那么一个富有衣食无忧的家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

  童年体弱多病,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常被忽视。他说小时候最痛苦的记忆便是在家里吃饭,用餐的房间灯光昏暗,全家十几口人一声不吭用餐,他作为家中的老小,坐在最靠边的末座,这些光景让他不寒而栗。

  曾遭到佣人们的侵犯和猥亵。但是他没有办法向任何一个人诉说,因为大家都向他关闭了信任的门。

  全书关于家庭、家人的描写,笔墨少之又少。

  关于母亲,只说了母亲身体不好,自己的照料任务,来自于佣人。

  关于父亲,是一位了不起的官员,同时不苟言笑。记录了一个细节,在童年时期,父亲想要送给他面具的礼物,而他想要书作为礼物,却因为这件事情,激怒了了父亲。

  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他,哪怕是他人寥寥数语的责备,都会让他觉得犹如晴天霹雳,内心感到发疯的恐惧。

  父亲的愤怒让他坐立不安,为了迎合父亲的心意,他在深夜潜入大厅,在父亲的记事本上,写上想要面具的礼物来讨好父亲。

  他是如此谨小慎微,不遗余力的讨好其他人。

  他说“搞笑是他对人类最后的求爱”。

  越是这样,他离真实的自己越远,他的异样从未被家人发觉。

  当叶藏过着穷苦困顿濒临绝望的生活,父亲和家人几乎没有出现。

  哪怕是最后叶藏因吸毒欠下债款,患上肺病咯血,完全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把神的存在作为赌注,鼓起勇气给父亲写了一封长信,然而并没有等来父亲。

  等来的是,父亲派人将他送进了精神病院,一生被烙下精神病患者的标签。

  即便如此,叶藏没说任何关于父亲的评价。

  后记中,仰仗着京桥小酒馆老板娘的口,说出了那句:“都是他父亲的过错”

  这句话好像一句控诉:在那一个抑郁的大家庭,不苟言笑不关心孩子的父亲,关系冷淡的家人,是一切悲剧的源头。

  从小到大,他始终摆脱不了孤独和伤感,他始终渴望,爱与被爱,却始终事与愿违,深渊般的迷惘和绝望,渐渐将他吞噬,这便是他的一生。

  写到现在,如果以功利阅读为目的话,我依然不能明白这本书到底告诉我什么?对成长来讲,有哪些意义?甚至有众多家长因为孩子迷恋太宰治的作品头疼不已。

  有一个知友说,文学作品不能像一件物品那样,能以它的功用大小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