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6章 找38所借飞机!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是那天跟您交流过之后才真正开始着手分析的。”

  “可是这才过了……十天?”

  王晓模看向旁边的日历本:

  “不对,九天半的功夫,这报告里面怎么连数据都这么详细?我以前也跟航空工业总公司的人合作过,从来没有过这么快的。”

  “远了不说,就去年年初,改713号电子设备试验机的时候,光是吹个风洞就等了一个月时间,这还是我找丁主任催了很多次之后拿出来的效率。”

  因此,看着面前一脸“不是你在诓我就是他们在诓我”表情的老院士,常浩南觉得自己有必要替29基地那些素未谋面的前同事(也是未来同事)们解释一下:

  “王院士,是这样,如果是给一个新型号飞机做完整的风洞测试,那确实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就算像是713号机那种修改幅度不大的型号,一个月也很正常。”

  “但咱们现在毕竟只是个论证,并且因为有我的计算数据做支撑,那边也可以更加精确地选择风洞测试条件,而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在很大的范围内慢慢逼近,以前做100个小时风洞,里面可能有90个小时都是在进行调试,现在可能只需要10个小时调试就行,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刚刚二人提到的713号验证机,是一架由运7改进而来的、隶属于电科38所的设备验证平台。

  从名气上讲,它远不及后来给歼10和歼11进行过多次雷达设备验证的079号运8验证平台,更不如后来给歼20做验证的769号图204验证平台,但却是华夏在这一领域的开端。

  实际上,常浩南今天过来,除了把论证报告交给王晓模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借用这架飞机。

  而且是要插队用!

  “原来是这样?”

  深知隔行如隔山的王晓模虽然觉得有点神奇,倒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但他旋即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亏了!

  “等等,那照你这么说,原来100个小时的风洞,现在20个小时就能吹完,那咱们之前签的合同里面,设备费和工时费那部分是不是……”

  这种问题常浩南自然不可能松口:

  “王院士,电科集团您这边家大业大,肯定不会在乎这十几万块钱不是……”

  一方面合同都签了肯定没有变卦的道理,另一方面,电科集团的预付款都已经被参与工作的几个单位和个人给分了。

  不过王晓模也没真的想过能把钱要回来,跟常浩南打趣几句之后,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手中的报告上:

  “文笔很娴熟嘛,不像是第一次写啊……”

  “过奖过奖,以前看得多,自己动笔的时候也就上手快一些……”

  前世的常浩南别的事情不敢说,写报告这种苦力活突出一个经验丰富,如今虽然是二十多年前,但航空工业系统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