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再回细柳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家伙似乎有些胡人血统,眼珠子带着点淡蓝,李晔记得唐朝姓安的人都是从外迁徙过来的。

  问他的时候,这家伙坚决不承认,说自己是正儿八经的长安子弟,父祖在武周年间就住在长安城里,陛下不能这么侮辱他。

  李晔哈哈大笑,大唐的开放正在于此。

  细柳城还处于草创阶段,一切都很原始。

  大篝火,挂着两只洗剥干净的肥羊,酒是没有的。

  不过气氛很热烈,兔崽子们完全没有把李晔当外人,李晔也没把自己当皇帝。

  玩闹到了大半夜才睡下。

  李晔入乡随俗,不搞特殊,和他们睡在一个大房间里。

  这年代没有棉花,被子也都是柳絮芦絮填充的,不是很保暖,房中生着篝火,还算暖和。

  凌晨军鼓就响了。

  兔崽子们神经反射一般从被子中跳起。

  这么大动静,李晔也睡不着啊,只能跟着一起起来,像个普通士卒一样操场列队。

  以前李晔就跟他们一起训练,杨鉴没把他当外人。

  三通鼓没到,士卒集结完毕,偌大的操场站满了人。

  盔甲长矛横刀弓箭,披挂严整,仿佛要打仗一般。

  各队什长约束队伍,秩序井然的出城。

  大雪虽然停了,积雪却有两尺厚,杨鉴一人当先,跑在队伍前面。

  中间不停有人摔倒,都会自己爬起来。

  幸好李晔在长安没有放下锻炼,但跟这种训练相比就差远了。

  雪地行军不是一件容易事,还带着这么多的装备,李晔渐渐感到吃力了,为了自己的形象,只能咬牙坚持。

  身边的辛四郎却像没事人一样,轻松无比,亲卫都的人大多如此。

  看来这段时间自己松弛了,没有好身体,一切都是白费。

  三十里行军完毕,回到细柳城的时候,李晔累的要吐血。

  杨鉴的训练不只是行军,长矛、横刀、弓箭,一样不落。

  李晔为彰显皇帝与他们同甘共苦,只能玩命参加了。

  到中午的时候,训练才完毕,李晔感觉三魂六魄都在摇晃,完全没吃饭的胃口了。

  “陛下!”一个大头兵给他端来了一碗稀粥。

  李晔勉强喝了点,才感觉魂魄又回到身体里。

  忽然觉得这声音有些熟悉,回头再望,这不是覃王李嗣周吗?

  几日不见,他眼中神采更加明亮,见皇帝认出了自己,嘿嘿一笑,“臣弟拜见陛下。”

  “行了行了,这是军中,没有这么多礼节。”见周围人多,就把李嗣周拉到外面没人处。

  “在这里还习惯吗?”

  李嗣周面露尴尬之色,“刚开始很不习惯,吃了不小的亏,后来才慢慢适应了。”

  “没暴露王爷身份?”

  “没有,臣弟怕他们不收,所以只以长安子弟身份从军。”

  “很好。”李晔真心夸赞,只要他坚持下去,必然会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长安的事都听说了吧?”李晔忽然问道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