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4章 臣来向陛下请辞_诈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维轩算是听明白了,自家娘子说了半天就是朝中有人常说的出使金国人员走私之事,对于此事安维轩也曾听说过一些的。

  使节走私,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借“私觌”的幌子,与金人私自贸易。另一种便是夹带。

  所谓的“私觌”还是绍兴议和前,赵构奉行妥协苟合时形成的陋习。

  于绍兴议和之前,所谓的“私觌”是用来贿赂金国重臣,以达到议和之目的。在绍兴议和之后,“私觌”逐渐演变成一种与金国接伴、馆伴使副的私自贸易,实际上也是一种半公开的走私。

  正副使可以借绍兴议和之前允许“私觌”走私,自是不屑于夹带,而夹带多为三节从人所为,夹带最多的货物却是铜钱。

  一缗铜钱是七百七十文,到了金国至少可抵宋的两三贯使用,所以有使人夹带铜钱到金,购买货物回宋,便可获取高额利润。正所为财帛动人心,有这般大的利润,这些出使人员如何不动了挟带的念头。

  自绍兴十二年宋金议和以后,出使人员走私己是一件公开的秘密,虽朝廷三令五申依旧是屡禁不止。

  金国不铸铜钱,市面上流行的货币多是宋及宋以前诸朝所铸的铜钱,再加上境内少铜,故而时有钱荒发生。

  事实上便是被金取代的辽国,立国二百一十余年也是极少铸币,自辽太祖“天赞”年号以后,除个别年号外,基本上每次改元都少量铸有年号钱。辽人铸年号钱并非是为了流通,而是将铸造本朝年号钱视为一种改朝换代的标志,借铸造钱币告示天下以此证明自己政、权的“正统”地位,政、治意议大于流通意义。

  商人趋利,谭娘子生于商贾之家,自小、便跟着学做生意,商业嗅觉自然敏锐,此时一双眼睛亦是火热起来。

  “还记得房契之事否?”

  安维轩轻飘飘的一句话,如盆冷水一般,瞬间将谭娘子赚钱的热情浇灭。

  “官人,您看谁来了?”就在这时,竹儿蹦蹦跳跳的跑到了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人。

  “水牛……”看到竹儿身后的身影,安维轩险些跳了起来,很是欣喜的问道:“你怎来了?”

  突然间安维轩感觉到有些不妙,水牛虽说老实,但也没老实到三脚踹不出个屁来的地步,更没有久别乍见的那种兴奋感,面色更是沉重。

  水牛从身上摸出封印来:“师父他老人家教我来的!”

  “我爹他老人家近怎么样?”安维轩一边撕信封,一边问道。

  “水牛来了?”自家母亲得到了消息也进了屋来,连一向不进后宅的柱三这次也破了例奔了来。

  见张氏来了,水牛忙上前恭恭敬敬的唤了声师娘,又行了大礼。

  谭娘子忙去扶自家婆婆坐下,张氏望着信封很是殷切的说道:“轩哥儿,为娘离家的这么久,也不知你那父亲现下怎样了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