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五章 京外销售网络_大明王朝15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即便是有很好的想法,可是就是做不了。

  一分钱憋死英雄好汉。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植树造林和修路工作都在稳步推进。

  唐伯虎在王守仁从辽东回来后不久,就带着货物和马匹返回南京。

  朱厚照原本打算与唐伯虎一同离开京城。可是,他还有一些工作没有做完,所以就得晚走一会。

  蜂窝煤的销量在下滑。这是一种必然。

  随着天气转暖,百姓不需要使用那么多的蜂窝煤,十分正常。

  植树造林和修路,又让很多流民有了事情做。

  这只是暂时性解决了流民的生计。可是植树终有完事的那一天。修路也不可能一直修下去。

  朱厚照对此早有打算。那就是将京城的蜂窝煤向周边的州县售卖。

  修路,也有为运输提供便利的意思。

  蜂窝煤在京城销售火爆,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周边的州县。因此,那里的百姓也都知道了太子朱厚照发明的这个蜂窝煤。

  有些人甚至还感慨,什么时候能够用上这种价格低廉又十分耐烧的蜂窝煤。

  所以当朱厚照安排的推销员前往周边各州府进行推销时,有很多人当场就表示会购买蜂窝煤的。

  京城蜂窝煤向周边售卖正式开始。

  而蜂窝煤的价格,也仅仅涨了一文钱,八文钱一个。

  也许有人问了,增加了运输成本,八文钱一个,那不得赔钱嘛。

  这一点倒不用担心。西山煤矿在平江侯陈锐的经营下,新的井口一个接着一个开建,产量也是越来越高,制造蜂窝煤的煤炭成本越来越低,这足够抵消向周边州府售卖蜂窝煤增加的成本。

  更为关键地是,朱厚照并不想在煤炭上赚大钱。这是为了百姓生活,流民生计所建立的买卖。初衷就是帮助这些底层的百姓。

  他最想赚富人的钱。王鏊的玻璃厂这段时间按照朱厚照的策略,这帮富人硬生生将玻璃的价格又抬高了许多。

  就凭这个玻璃厂,就令朱厚照大赚。

  另外,美膳楼的生意也是一直火爆。这里已经是全京城酒楼第一把交椅。

  达官贵人有的是钱,谈生意、招待贵宾,那绝对是要有场面。美膳楼无疑满足了这帮人的要求。

  朱厚照的小型钢铁厂。既为百姓生产日常工具、农具,也为富人生产一些东西。

  至于水泥厂。朱厚照并没有建造。不是不造。而是时间不允许。

  目前,水泥的主要用途就是兴修水利、建造房屋,修缮城墙等。

  而京城的这些工程都由宫里、工部,以及一些特殊群体来做。这里面的水实在是太深了。

  朱厚照如果制造水泥,在中间插一杠子的话,定然会受到这帮既得利益获得者的疯狂攻击的。

  现在,想让自己死的人,已经有很多了。再增加一些,朱厚照生怕招架不住。

  委托起见,还是不要招惹这些人了。

  朱厚照还是安心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毕,然后返回江南才是正道。

  为了提高蜂窝煤向京城周边各州府的运输能力。朱厚照特命平江侯陈锐在西山那边建立一个蜂窝煤加工厂,负责向京城西面各州府的贩卖。

  这样要比从京城向那边运送蜂窝煤,效率更高一些。

  从西山将煤炭送送到京城,在京城制作成蜂窝煤,再将蜂窝煤运送到京城的西边。这来回的折返,不仅耗费时间,还增加了运输成本。

  下一步,京城周边各州府蜂窝煤销售网点都建立起来后,再根据各地的销售情况,确定几个地方,建立蜂窝煤加工厂,为周边提供蜂窝煤。

  京城周边的蜂窝煤加工厂、销售网点都组建完毕之后,整个生产、销售网络也就算完成了。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