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九章 父子长谈_大明王朝15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解决,可见此事多难。你还是先把眼前需要做的事情做好吧。江南是大明的粮仓。你把江南治理好了,朕这边也能轻松一些。”

  朱厚照借着弘治皇帝的话,说道:“父皇。儿臣前往江南,只是在南直隶进行了一些改革。其他江南各省并没有进行。您也知道,湖广、江西等省有很多藩王。他们在当地的所作所为,父皇也应该听说了吧。儿臣如果去这些地方做事,必然会与他们产生冲突。这个度如何把握,还请父皇示下。”

  弘治皇帝自然明白朱厚照的意思。分封到各地的藩王是越来越多。因为每位皇帝几乎都有兄弟被分到外地就藩。

  这么多年下来,藩王是越来越多。这些人在当地就是土皇帝。官府对王府的所作所为,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也有受到惩处的,但是也只是少数而已。

  更令人头疼的是,这些藩王被禁锢在了封地,整日里无所事事,生孩子成了一种娱乐活动。一个生一堆,再呈现几何式的爆发。

  朝廷是要给他们俸米的。随着宗亲的爆炸式增加,大明的财政收入也是不堪重负。

  为了支付宗亲的庞大开支,只能是增加赋税,而这么做,无疑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这也是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

  弘治皇帝说道:“毕竟都是朱家子孙。还是以宽容为先。除非十恶不赦之罪,否则还是不要过于严厉。牵一发而动全身呀。”

  弘治皇帝的话里,还是透着一股担心。

  担心什么。自然是担心对太子朱厚照对藩王下手过重,会令其他藩王心生疑虑,进而威胁到大明的稳定。

  要知道当年建文帝继位后,在根基未稳的情况下,就开始着急削藩。从而导致了明成祖朱棣的谋反。

  朱棣也不傻,他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

  朱允炆与他的这位叔叔相比,还是有些稚嫩。

  一手好牌,打了一个稀碎。

  朱棣仅用了三年就攻到南京。南京皇宫失火,朱允炆不知所踪。

  大明的皇帝从此就由燕王一脉来做。

  朱厚照当即表态,说道:“父皇放心。我会让他们心服口服,朝中大臣无话可说。毕竟事实胜于雄辩。我会用事实来说话的。”

  弘治皇帝夸耀道:“好一个用事实来说话。朕相信你会处理好这些事情的。刚才你放了牟斌一马,就做得非常好。牟斌定然会对你感恩戴德的。”

  朱厚照解释道:“父皇。儿臣只是实话实说罢了。牟大人对您忠心耿耿,他又岂能做出如此傻事呢。他阻拦我,只是为了锦衣卫的面子罢了。”

  “你能想到这一点,非常好。你这次回到江南,凡是要多于那些大臣商量。除了王鏊、许进这些人,南京六部及其他各部门的官员,你也可以去找他们。我可听说了。你与南京六部的官员接触并不多。这可不行呀。你身边这些人的确能力非常强,可是江南那么大,他们还是有些少了。你要善于使用更多的人为你做事。”弘治皇帝说道。

  弘治皇帝没有说错。朱厚照到了江南后,的确是让王鏊、许进、王守仁、王承裕等人来做事情。而魏国公徐俌、镇守太监王云、应天府尹武雄,那都是不打不相识,最终选择加入到太子朱厚照麾下的。

  朱厚照自然对弘治皇帝的嘱咐铭记于心。

  父子俩的这次长谈,也是朱厚照离京前,二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