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八章 王鸿儒杭州审冤案_大明王朝15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力,找到了几件判罚明显不合理的案件。重新进行审理后发现,果然是徇私枉法的案件。

  王鸿儒依照大明律对此案进行了严肃处理。该杀的杀,该判的判,该罚款的罚款。

  这几件案子的重新审理,迅速传遍了整个杭州城,并向周边传播。

  这个时候大家才意识到,王鸿儒这是动真格的了。

  接下来,被压迫的百姓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抱冤,排着长队开始递交诉状。

  而王鸿儒与所带的审案小分队,开了挂一般的进行审案。

  王鸿儒带着朱厚照给予的王命旗牌,并且事先已经向杭州府知府杨孟瑛传达了朱厚照的意思。

  杨孟瑛自然是全力配合。

  要知道这位杨大人,那在历史上还有留有浓重的一笔的。那就是他在杭州府知府任上,疏浚西湖。杭州百姓为了纪念他的功绩,还为其塑像,以纪念之。

  有了杨孟瑛的大力支持,王鸿儒的审案自然是突飞猛进。除罪大恶极者之外,其余全都应用赎罪则例进行处理。当然了拿不起钱,或者宁可坐牢也不拿钱的,只能是关入大牢了。

  杨孟瑛对于王鸿儒的这个做法表示反对,他认为既然证据确凿,那就让他们获得应该获得的惩罚,该流放的流放,该关入大牢的关入大牢。而不是拿钱了事。这根本就不算是惩罚。

  王鸿儒对此进行了一番解释。一来,百姓受到的委屈,都已经得到了解决。强占土地的,归还土地;强抢民女的,让其回家。并且都给予了金钱补偿。

  二来,接下来的清冗员、涨工钱,还得需要这笔钱来做。

  最后一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既然朝廷制定了赎罪则例,使用这个则例,那是绝对没有毛病的。

  这些人都是当地有头有脸,有势力的人,将他们全都一网打尽,必然会令当地的局势不稳。有些事情,百姓是做不了的,还得仰仗他们。

  王鸿儒讲完这几点,杨孟瑛才明白,这么做还真是对的。

  他说道:“王大人。本官还是欠考虑。王大人想得如此全面,佩服、佩服。”

  王鸿儒笑着说道:“杨大人。您能理解很好。不过有一点我要说明的是,这些话都是当初在南直隶纠正冤假错案时,太子殿下告诉我们的。实不相瞒,我们当时也如杨大人一般,打算对这些人严惩,还百姓一个公道。太子殿下就是这么劝解我们的。”

  杨孟瑛听了,颇为吃惊,他疑惑地问道:“这是太子殿下说的?”

  王鸿儒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杨大人有些疑惑,也很正常,如果我不是亲耳所听,也是会疑惑的。在太子手下做事这么长时间,我感到太子的脑子里想的东西,非你我所能想到的。似乎他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杨孟瑛被王鸿儒的话镇住了。太子殿下才多大呀。今年也就刚刚十一岁。他刚到南京时,仅九岁而已。就提出了这么多的计划,关键是还都干成了。

  真是应了那句话,自古英雄出少年。

  在假以时日,二十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三十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四十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

  杨孟瑛想到这里,都不敢再往下想了。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