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卫为府_大明王朝15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祖皇帝朱元璋的祖训。还有一部分人则是作为走私集团在朝廷的代言人。如果解除海禁,无疑会影响到这些走私集团的利益。这是他们所不希望看到的。

  湖广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勋阳府和施州卫更是重中之重。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如果要前往江南地区,就要经过湖广地区。

  尤其是四川、云贵等地土司众多,保不齐哪家土司出现叛乱,起兵向江南,乃至京城地区进军。

  于是朱厚照就将“甲字营”和“乙字营”驻扎在了施州卫,而“丙字营”、“丁字营”和“戊字营”则驻扎在勋阳府。

  “甲字营”更名为“利川卫”驻扎在利川。而“乙字营”更名为“宣恩卫”,驻扎在宣恩。

  再加上施州卫、大田所等原有驻军,力量可以说非常强了。当然,对于现有的几个卫所,还是要进行整顿的。

  不仅仅施州卫的这几个卫所要整顿,整个湖广的卫所都要整顿。

  大明的卫所已经颓废到如此地步,再不整顿,那就晚了。

  鉴于施州卫四家土司灭了三个。现有的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与以往大不相同。保留这种军民指挥使司的机构,显然是不合适的。

  朱厚照提议设置施州府。除保留荣美宣抚司外,其余地区设置州县。

  朝廷自然同意朱厚照的提议。不仅将施州卫改为施州府,设立了各个州县,而且还任命了各级衙门的官员。至于那些吏役则需要朱厚照在当地,乃至湖广进行招募。

  眼下临近年关,此事只能是等到节后再进行了。

  朱厚照既然拒绝了兴王朱祐杬的邀请,决定在武昌府过年。在王钦等人的一再催促下,他就离开了施州卫,赶往武昌府。

  因为再不走的话,就不能在节前赶到武昌府了。

  一行人从施州卫出发,经岳州府,最终在洞庭湖,沿着长江赶到武昌。

  这一路上,都是百废待兴的场面。由于叛军的破坏,岳州府的损失还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抵挡住叛军前进道路的石门,更是毁坏的十分严重。

  好在朱厚照及时划拨银两和粮食,大明江南集团及时跟进。施州府、荆州府和岳州府这三个被流民叛乱、土司叛乱破坏非常严重的地方,得以迅速恢复。

  最起码,朱厚照从松江府调来的船队不断地从南直隶向湖广地区运送粮食,百姓的吃饭问题得以解决。

  至于战后重建,也都是朱厚照出钱。

  当然了,这也不是朱厚照自掏腰包。从施州卫三家土司那里获得的金银珠宝、从几家藩王那里获得的财富,足以应对战后重建了。

  整顿官府、整顿卫所与战后重建同时进行。这可是一个大工程。也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工程。

  待转过年,进行春耕,湖广等地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利用修建的长江大堤、各地的堤坝及水利工程抵御洪水的肆虐。明年的湖广定然会是一番丰收的景象。

  大明江南集团的各个买卖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整个湖广就会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

  湖广的问题也就彻底解决了。

  至于那几家藩王。经过朱厚照和朝廷联手整治,已经老实了不少。

  即便是朱厚照离开湖广,他们会比现在更加跋扈一些。但是,朱厚照知道,他们是回不到以前的状态了。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