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一章 商业互吹_咸鱼的自救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较多,但是耕耘非洲显然投的是明天是未来而不是现在,国内智能机的今天就是非洲的明天,到时候自家占据杆位,这些用户不是妥妥的以旧换新的目标吗?

  虽然获取这些用户贵了点,而且未来替换的时候还要再花一点钱,但是花钱能解决的问题算问题?赵烛江觉得自己虽然不懂移动互联网经济,但是“用户终身价值”的概念他还是知道的。

  这么一算,顿时觉得科创版的报价报低了……

  这么一算,楚垣夕虽然玩的不是科创企业,但是比那些科创企业的人更懂移动互联网。

  “小楚,那明天晚上,我和另外几个准备上科创版的大佬一起办了个酒会,邀请一些包邮区这边的小微科创企业来参加。一起去?”

  “好啊!不过我得先问问清楚,你们邀请这些小微科创企业来,是为了并购他们不是?”

  “有这个意图。怎么了?”赵烛江突然警惕。

  “我也想并购啊。”

  天朝的所谓小微科创企业并不真的小和微,十亿估值的比比皆是。但是现在巴人娱乐已经有钱了,而且远比年初的时候楚垣夕做创业计划的时候更有钱,足够支持小康发育的更好。

  怎么算是更好?在同样稳定和正当的基础上,发育的快,扫射面积更广,根基更坚实,就算是更好。

  企业追求发展速度最高效的方式就是并购,而并购中最有价值的案例是并购一条护城河。什么能做护城河?最常见的无非就是科技、渠道和版权这老三样。至于用户,这是谁都想并购但很少能够得到的东西,即使能并购到也是天价。

  而老三样里渠道和版权的并购相对来说更清晰,容易评估也容易保全。但科技的并购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太容易被掏空。

  科技最终落地靠两个方面,第一是人,第二是论文和专利。但论文和专利其实也指向人。人不对,给你论文给你专利你也是个麻瓜。

  别说是并购非上市公司了,就算是上市公司,只要是科技企业,掏空也就是费些心思的事情。比较著名的掏空案例,“浙江海纳”算是一例,这家上市公司上市之后,经历过IPO流程的人就有了别样的心思,然后通过一些手段徐徐图之,最后金蝉脱壳,成立了另一家公司,业务和团队几乎完全相同。

  浙江海纳被掏空之后肯定是每况愈下,而新成立的公司居然还大摇大摆的去申请IPO,而且最神奇的是,通过了发审委的审核。这也从侧面说明十年之前的发审委是什么形状的。

  结果在已经过会甚至股民已经在一级市场中缴纳申购费用的的情况下被人一怒举报,事情闹大了火线撤出IPO,只差临门一脚就能完成这场史无前例的乾坤大挪移。

  因此楚垣夕并购科技企业肯定慎之又慎,但是,并不代表要封闭这扇门,不代表不进行尝试。

  赵烛江约起来的局,怎么说也应该靠谱吧?因此他把眼睛眯了眯:“都什么人来?”

  这让赵烛江超迷茫:“你们公司,并购科技企业干嘛?”

  楚垣夕拍胸脯:“我们是正经科技企业啊,研发AI的!”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