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章人际圈_执掌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将其调去南京可谓是用心良苦。

  自从永乐帝迁都后大明就有了“太子守南京”的定制,南京虽然不是大明的中枢,但是在那里能跟太子走得近,又能避开朝堂上的党争,为以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午去公房找李青云的那名男子名叫谢恒,是实习的人中混得最好的,有着很强的交际能力,可谓左右逢源,长袖善舞,李青云在湖口县写信的那十几个人中就有他。

  有小道消息说谢恒不久后要被任命为浙江道的监察御史,成为那批实习的人中第一个成为监察御史的人。

  由于下午还有公务,故而大家也没怎么喝酒,在酒桌上更多的是叙旧以及畅谈京城的轶事,气氛十分轻松。

  下午回到都察院,李青云开始熟悉手头上的事务,虽然他是湖广道的监察御史,但是要管的事情并不仅仅局限于湖广道。

  明代监察御史的权限极大,不仅要监管十三道的各衙门外,还要协管两京的直隶衙门,甚至连都察院也在十三道监察御史的监察范围内。

  监察御史的具体权责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丁满,监察百官:

  十三道监察御史,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核,或封章奏核。

  露章面奏是指弹章不封,由弹核者在朝会上朗读弹文,而封章奏核是指弹核者将被弹核者的罪状写成书面章疏,封章由通政司转呈皇帝以行使其弹核权。

  2,充任言官:

  《明史》有记载,“御史为朝廷耳目,而给事中典章奏,得争是非于廷陛间,皆号称言路。”

  简单来说的话,也就是监察御史既可以参与商讨军国大事的“廷议”,也可以参与选拔高级官员的“廷推”,由此可见地位之尊。

  3,考核百官:

  除了地方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及最高司法监察长官归都御史考察外,地方上的其他官员以及在京各衙门五品至七品之间官员的考核均由监察御史负责。

  4,监察在京各衙门事务:

  两京刷卷,指监察御史有权查究两京直隶衙门的公务文书,通过清查、核实公务文书,检查各衙门的政务。

  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

  凡各种朝会、上朝行礼、大小祭祀时,派遣御史监礼,若有失仪即举核。

  晚上,李青云和谢恒一行湖广道的监察御史换上便装后,去了京城一家有名的**――醉月阁,谢恒已经在二楼要了一个雅间。

  明代的**是上流社会的交际场所,并不仅仅是**作乐的地方,不少文人雅士都喜欢在**里会客。

  醉月阁在京城的**里能排名前三,老板娘名叫红姨,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但是风韵犹存,二十年前也是京城有名的花魁,年老色衰后开始打理醉月阁。

  红姨得知谢恒等人是来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