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一念之间_执掌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威猛、精神矍铄的老者躬身说道。

  “赐座。”这名威猛老者自然就是永乐帝朱棣,向杨大人微微一笑,让内侍给杨大人搬来了一张椅子,然后翻阅起了杨大人送来的奏章。

  每本奏章上都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杨大人对奏章内容的处理办法,永乐帝觉得满意的话就用朱笔在纸条上写上“已阅”两个字,依照纸条上的办法去处理奏章上的事务。

  如果他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就在奏章上用朱笔写下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朱笔御批”。

  这样一来就节省了很多处理奏章的时间,简化了奏章的办事效率。

  永历帝边翻阅奏章边向杨大人询问一些奏章上的事务,杨大人有条不紊地对答,很快就剩下最后一本奏章。

  “杨卿,这本奏章为何没有贴纸条。”永历帝翻开奏章一看,微微一怔,抬头看向了坐在那里的杨大人。

  “启禀陛下,这是江西九江府湖口县知县李青云的请罪表,臣不敢妄断。”杨大人向永乐帝一躬身,不动声色地回答。

  “请罪表?”永乐帝的眉头皱了皱,能让杨大人把奏章递到他的面前,那么肯定不是一件小事,于是望向了奏章里的内容。

  奏章的字写得很漂亮,李青云把当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完完整整地表达了出来,尤其是看见那颗血淋淋人头时的震撼,着重用了笔墨描写,为后面的昏倒做出了充分的铺垫。

  最后,他用悲壮的语调表示,“臣上负皇恩,下愧黎民,斯文扫地,深知罪孽深重,本无颜苟活于世,然十年寒窗苦读,未能为君分忧丝毫,为国效力半分,臣实在愧对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故恳请陛下恩准臣戴罪戍边,杀敌报国,臣定当马革裹尸,以报圣恩!”

  “此人还算有几分骨气。”看完了奏章上的内容后,永乐帝不由得笑了起来,他出身行伍,纵横疆场大半生,这种充满了肃杀之气的奏章很是对他的胃口。

  “杨卿,你意下如何?”随后,永乐帝看向了杨大人,笑着问道。

  “臣觉得他还算有几分担当,看在他是新科进士,去湖口县上任不到三个月的份儿上,臣认为应该给他个为国效命的机会,让他在沙场上洗刷耻辱。”杨大人不动声色地回答,语气中流露出了一丝惋惜。

  “他是新科进士?”永乐帝感到有些意外,新晋的进士通常都留在京城熬资历,争取在各大部院任职,很少有人外放为官。

  虽然李青云的任命是永乐帝御批的,但那只不过是走一个形势而已,永乐帝根本不可能知道他是谁,更别提记得他了。

  “他在殿试中位居二甲中等,是今科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个,尚未弱冠。”杨大人点了点头,沉声向永乐帝解释道。

  “此人倒有点意思。”永乐帝闻言伸手摸了一下胡须,再度翻看了一遍奏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