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0章送行_执掌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小的边野之民岂能与大明相抗?

  “祝学士一路顺风!”马车从李青云身旁驶过,李青云冲着马车一躬身,高声说道。

  “哼!虚情假意,笑里藏刀!”李清正闻言,禁不住冷哼了一声。

  在他看来李青云把他一脚踢去了交趾就是为了讨洪熙帝的欢心,别看李青云现在说得好,让他大刀阔斧地在宣化府革新,要是真出了什么事的话,恐怕李青云会第一个蹦出来攻击他,怎么可能会好心帮他?

  至于李青云说的三年之内交趾有大事发生,李清正则不屑一顾,更不会相信李青云会舍弃繁华的内陆去偏僻的边疆。

  车里的李瑜已经听明白了,脸上流露出诧异的神色,原来拦车的这位年轻人就是京城大名鼎鼎的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李青云,洪熙帝面前的红人,昨天就是他在大殿上弹劾了李清正,使得李清正被发配到了宣化府那种蛮荒之地。

  不过,李瑜心里并不恨李青云,李青云确实是弹劾了李清正,可是也给李清正说了不少好话,态度公正,不偏不倚,完全就是以事论事,并无借题发挥之意。

  况且要不是李青云挺身而出,以当时的情形李清正肯定要被当场乱锤打死,他和家人也会受到牵连被充军塞外,遇赦不赦,子子孙孙都要留在边疆的苦寒之地受罪。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青云是李家的救命恩人,李清正虽然想以进谏忠臣的身份慷慨赴死,可李瑜却不想去边疆受苦。

  “希望他能治理好宣化府。”望着消失在大道尽头的马车,李青云喃喃自语了一句,脸上的神情显得颇为凝重,一副心事重重的摸样,好像担心交趾时局会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风云突变。

  随着《明新报》刊载了李青云与李清正的殿前激辩,以及两派文人围绕此事的交锋,京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

  对于那些批评李青云的文章,齐福开始还有些顾忌,认为发表了之后对李青云的名声不好,不过李青云特意派人来叮嘱他,只要不涉及到大逆不道之言,皆可在《明新报》上发表。

  这无形中就奠定了《明新报》在京城民众心中的权威地位,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文人在上面发表文章,不仅谈经论史,而且对大明当前的时政发表看法和见解。

  洪熙元年五月二十八日,也就是李清正离开京城的第二天,李青云在御花园的钦安殿当值,给洪熙帝拟写了几道谕旨。

  原本,乾清宫是大明皇帝的寝宫,不过洪熙帝登基后并没有住在乾清宫,而是在钦安殿里留宿。

  洪熙帝的精神很好,召见了不少文武大臣,谈论了朝廷当前的诸多大事,晚上与数名众臣共进晚膳。

  李青云回到家里的时候夜色已深,由于明天文渊阁的庶吉士休沐“放假”,故而晚上他好好地与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