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1章 兴师问罪_执掌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考中进士的几率一下子降低了三分之一,从以前的九成到了现在的六成,着实可恨。

  这意味着每届科举,将有三成原本会被录为进士的南方士子与金榜题名失之交臂,而始作俑者的李青云自然要被这些士子们愤恨。

  尤其是南京国子监的那些年轻的监生,一个个年轻气盛,再加上心高气傲,更是对李青云深恶痛绝,认为他是在帮助那些北方士子牟利,实属朝廷中的奸贼。

  这些监生们在平日里在国子监,自然不清楚世道的险恶,也不会顾忌事态的后果,因此头脑一热可什么事情都会做的出来,得知李青云这次竟然来南京督考南直隶武举复试后准备趁着这次机会给李青云一个难堪,扫落他的面子。

  当然了,李青云是大明堂堂的御史,又是代表着讲武堂来的南京城,因此他们自然不可能对他动粗,因此决定就在这次武举考试上动脑筋。

  既然那七名南京国子监的监生敢参加这次的武举考试,那么自然有着真才实学,否则被淘汰下来的话岂不是贻笑大方。

  他们的计划很简单,那就是考上讲武堂后拒之不就,届时李青云的脸面肯定会被扫光。

  由于此次参加武举的基本上都是南直隶那些文举无望的读书人,拥有秀才功名的人可谓凤毛麟角,文才实力只能算一般。

  故而那七名南京国子监的监生在武举文考中一鸣惊人,占据了文考考榜的前十名,他们七个要是退出的话绝对会引发南京城轰动,也将使得李青云颜面扫地。

  “走,跟着我去拜见咱们的李大人!”那名身材有些消瘦的监生就是此次南直隶武举文考第一名张恒,他看了看自己的名字,随即冷笑了一声,领着周围的监生大步离开,前往南京守备太监郑和的府邸。

  永乐二十二年年底,洪熙帝任命郑和、王京弘为南京守备太监,协同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镇守南京。

  郑和此时已经五十五岁,两鬓的头发斑白,他六下西洋,对通往西洋的水路和沿途的境况知之甚详。

  因此,李青云趁着这次机会向他打探吕宋岛和占城国的事情,包括两地的势力格局和风土人情,尤其对位于交趾南边的占城国颇为上心,以便日后谋划。

  郑和对李青云此举感到很是好奇,不知道他为何对吕宋岛和占城国这两个海外小国如此感兴趣,从李青云年龄、阅历以及职责来看,李青云不应该关注这两个国家才对。

  不过,李青云对郑和甚是敬重,一来南京城就登门拜访,如今他有求于他,况且又是郑和熟知的海外之事,故而也乐于相告。

  “大人,门外有一群国子监的监生,要求见李御史。”就在李青云聚精会神地听着郑和向他介绍吕宋岛和占城国的情形时,一名下人走进了大厅,向郑和禀告道。

  “监生!”郑和闻言不由得感到有些诧异,忍不住望向了李青云,那些国子监的监生竟然追到了这里,看来一定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可李青云第一次来南京城,他们又有什么事情能找李青云呢?

  郑和可不认为那些国子监的监生想要通过李青云来进入讲武堂,南京国子监的那些监生不是朝廷重臣之后就是江南才华横溢之辈,岂会投笔从戎,看得上小小的讲武堂。

  “大人稍待片刻,下官去去就来。”李青云也感到颇为惊讶,他来到南京城后可从没有见过南京国子监的监生,更别提有什么交情了,随后起身笑着向郑和拱了一下后,抬步前去查看。

  很显然,那些南京国子监的监生此次来者不善,竟然在郑和的府邸前点名道姓地要来见李青云,摆明了是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李青云倒要看看这些家伙要搞出什么名堂来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