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九章:介绍_工业之流光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没有必要呆在单位。

  继续将参赛资料整理归档,期间也确实同张所长一起前往蜀都军区的相关负责人处提交了有关护目镜的测试报告,对方显然是识货的主,在听了相关介绍之后就直接让留下资料、实物,一溜烟便不见人影。

  按照对方的说法,护目镜的开发成功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部队需要立刻展开测试工作,最多一周之内就会来蜀航展开具体调研,只是让提前做好准备就行。

  本以为见到军方之后会有一番难缠,没想到事情的开头竟如此顺利,这也让汪正国心里稍微放松一些,至于后期会不会遇到问题,这就是汪正国没办法猜到的地方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将参赛资料的中文版整理归档,剩下就是翻译问题,这还只能找万能的蜀大才行,人家好歹也是国家响当当的重点大学,找个会德语的工科人士倒也不成问题,因而是带着资料直接找到实验室。

  “教授,现在我需要一位能够将中文翻译成德文的理工科专业人士,到处想办法之后,觉得可能也就是蜀大这边会有,所以现在就来试一试,不知道你这边有没有认识的相关人士?”

  关键时刻还得要靠教授才行,好歹人家也是在蜀大工作半辈子,对于学校的情况绝对清楚,能不能找到符合要求之人,他肯定清楚的很。

  正好忙完手头的工作,教授对汪正国的要求挺好奇:“中文翻译成德文?第一次听说有这种要求,不过话又说回来,我这里还真有一个合适的人可以推荐给你,其实之前我早就想要引荐你们认识,不过现在也不晚,走吧,先带你过去。”

  很爽快地带着汪正国就要出门,看来这次还真找对人了,能够如此顺利地找到翻译人员,这本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骑车,咱这离着还有些距离,人也不是蜀大的,我们隔壁电讯工程学院。”走出实验室的刘教授骑上自己的自行车,随后又示意汪正国也骑车一起,并公布了此行的目的地。

  本以为是蜀大内部就能解决的问题,没想到还得要跑到隔壁电讯工程学院,顿时就有些好奇,你说这刘教授一蜀大的的光学教授,什么时候还和电讯工程扯上了关系,真是有趣。

  但要说这电讯工程学院,那也是来头不小,早在六十年代就确定为七所国防重点院校之一,虽然后来历尽变迁之后“国防七子”的头衔换了一波又一波的大学,电讯工程学院也在大浪淘沙之后从国防七子行列中除名,后来改为归属教育部管辖,但是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其实力在国内平均水平而言,绝对不可小觑。

  好歹也是当时国防重点高校当中唯一一家专精电子工程的学院,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几乎是电子工业科研教育的第一梯队,后来的211、985计划肯定是必须入选,之所以后人没有怎么听说过这所学校,那是因为这家伙后来觉得挂着学院名头不好听,于是改成了电子科技大学。

  也就是翻译一份文件而已,居然还得跑到电讯工程学院去。

  虽然心里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不过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刚才教授都说了是早就想要介绍给自己认识的人物,想必也自有其过人之处,看看也无妨。

  路上骑车,两人开始聊起来:“教授,电讯工程学院不是做电子行业的嘛,您还真是交友广泛,先大致说一下对方什么情况吧。”

  “那有什么不能结识的,大家都是蜀都这一片国家重点高校,圈子也就这点儿大,其实大都认识。对了,待会儿介绍你认识的人姓白,当年在东德留学过,所以德语翻译肯定没问题。”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