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章 分工_惊涛拍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管出成效,让黄土地的庄稼开出金花银枝。

  会议很快散了,姚艳华把韩冬叫到了办公室。

  "冬子,有啥想法跟姐说说。"姚艳华看着一言不语的韩冬,这种过分的成熟让她有某种不安。

  "姐,分管农业挺好的。我真的没意见。"韩冬一脸的真诚。

  "没有情绪就好。当初潘春见提出让你分管农业,我就不同意,知道是对你下的套。但后来我想通了,农业是我乡的薄弱点,农业稳不了,百姓就稳不了,只有你去我才放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冬子,你去了,不见得是坏事。好事多磨,事在人为。"

  姚艳华的话让韩冬再次陷入沉思。福兮祸兮,人自定。

  韩冬在分工后的第二天就进入了河东服务区。他骑着自己的本田摩托车,绕着整个服务区跑了整整一天。

  他发现整个服务区地势低洼,逢旱季时,这块地依然温润。遇涝季,庄稼淹没,颗粒无收。他突然间有了个解决的方法。立马连夜召开服务区全体干部会议。

  翟庄支书翟心运第一个到达,随后郝庄支书郝文贤,刘应村刘小强,吴庄支书吴非凡,冯庄支书冯国强,都在规定时间内到来。

  会议设在了翟庄村村委办公室举行。看着风尘仆仆的韩冬,望着为了召开会议放弃休息时间的年轻而又有朝气的副乡长,村支书那是打心里佩服。

  看来,贫穷的河东要焕发生机了。每个人都有这种冲动的想法。

  "各位老大哥,不好意思,大半夜了,还要把你们都叫来,韩冬向大哥们先赔个不是。但河东人民需要发展,河东人民不需要贫穷,这份责任心驱使我不得不连夜打扰各位。

  我在服务区已转遍了一天,河东的确是太穷了。这让我这个副乡长很汗颜,我既然到了河东区,我就是河东区人民的一员。河东富不了,我韩冬决不离开这里。大家谈谈发展的思路吧。"

  翟心运首先发言,"韩乡长,我们这边资源少,但劳动力丰富,看能不能组织他们上高速公路工地上去打工,上西山湾采石场去打工也是最好的选择。你看这里的老爷们,一到阴天下雨就喝酒打麻将,喝醉还打婆娘。成了社会隐患了。"

  其他村的意见也是大同小异。

  听完议论,韩冬进行了总结发言。

  "刚才,心运大哥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剩余劳动力如何管理的问题,我决定在马背乡成立第一家劳务输出公司。由翟心运同志任公司的总经理。我负责帮助劳动力找工地,找外地企业。明天,我和心运大哥到县城办理公司手续,你们几个是公司股东。公司由我想办法出资。你们负责找工人建档案。

  我今天还有一个重大的想法告诉大家。大家想过没有,农业是根本。农业发展不好,农民就会饿肚子,农村就失去了稳的根基。

  改革开放后,很多人都在向钱看。但大家想想,若没有粮食了,再多的钱那还不是废纸一张吗?

  有人就会反问我,说的轻巧,一麦一棒的传统种植能行吗?效益差,农田里留不下人。

  这人说的对,我们再不能搞传统的耕种模式。我们要向土地要效益,增强土地的吸引力。

  低洼的农田,我们种水稻。再低洼处养鱼种藕。

  最重要的是打破传统管理方式,让几个人承包起来,百姓把地租出来,再来农田打工。形成庄园经济。"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