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谈阔论_扶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

  等待半响,马良才言语坚铮,高声道:“诸君,我等皆是士人出身,如今既是进行策论的考核,我也带你等前来此处进行作答。”

  “毕竟此地幽深,有如此美景相伴,想必定能让你等头脑发挥更为良好,这总比闷闷的房中好多了吧!”

  “马从事想的真周全。”

  “我等赞佩!”

  他一席话落以后,一背靠墨竹下身席青衫儒服,头戴纶巾的青年士子不由顿时出声,拱手拜配着。

  细细望去,此人正是枝江县令习良之子习轩。

  其实,习良的打算是想让其子入江陵以后,9在策论上一鸣惊人,然后受到重视,出镇一方治理郡县,积蓄政绩,以求日后能够在得到任免升迁,以此光宗耀祖,壮大家族势力。

  再抵达江陵以后,关平却是临时改变了主意,将内政与兵法韬略的策论考核单独划分而出!

  只不过,习轩经过思索以后,却并未按习良的想法行事,而是果断选择了策论当中的兵法韬略考核。

  他觉得,如若自身能够在兵法韬略中大展宏图,受到青睐,仕途必定会来的更快!

  毕竟,出镇一方,治理郡县,单单是过渡便不知需要多久,想要升迁,又需要多少年?

  五年?十年?

  他等不了这么久!

  正所谓:乱世便不能以常规手段行事。

  入幕府为幕僚,再乱世当中必然比出镇一方更具有可塑性。

  不过,与习轩年纪相仿,一道前来的夷道黄县令之子却是为了稳妥之见,选择了策论当中的内政。

  话落,马良也缓缓盯凝着诸众,随后也步入到一块巨石上缓缓落坐,然后才高声道:“诸君,此次吾的考核题目很简单。”

  “诸君既然是选择了兵法韬略的考核,那想必各位对如今的天下纷争必然也有自身的一番见解,那便以一炷香燃尽的时间为终止。”

  “各位有一炷香的时间思考,等一炷香以后,便开始畅所欲言,述说你们对天下大势或者排兵布阵,以及以谋取胜的战术方面来谈谈。”

  话音落定。

  马良再次盯凝诸众望了数眼,遂面色严肃起来,挥手示意一旁的两名书童将早已备好的香炉放在一旁,插上香开始计算时间。

  一时间,一炷香徐徐燃烧着。

  此刻,一众士子也开始闭目沉思,靠在竹林下缓缓沉思起来。

  顿时间,这片幽深曲靖的竹林内,此时除了知了声叫以外,却并无其余杂音了。

  这一番番景象更是极为痴人陶醉!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恐怕也就是如此吧!

  一炷香功夫,徐徐而过,转瞬息便逝去。

  眼见一炷香徐徐火苗逐渐破灭,巨石上盘坐的马良才陡然说着:“好,时间已至,不知诸君谁先来畅谈一番?”

  话音落下,他轻声说着。

  闻言,下方一众士子也不由低声一番,随后一员身席儒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