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对联终于面世了_文物贩子在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中也讲求对仗,但将其以对联的形式悬挂张贴的,却是绝无。初时众人还以为卢鸿上那大纸,是欲要写一件大幅横轴出来。谁知写来却是一句对子,分为两纸竖幅,一左一右悬挂起来,单说这形式新颖,真是闻所未闻。

  古人说有笔如椽,自然是夸张。但卢鸿这两联大字,笔划足有手腕粗细,字大如斗。两联自屋顶直垂而下,便如银河直落,远远看来,更觉气势开张。大字为真书,浑厚苍劲,但行笔间每有映带,虽然少有牵丝,却更增笔断意连之趣。众人见惯了小字精书,均是手掌中把玩展阅之物。乍然见了这等鸿篇巨制,更兼词意豪健,气魄不凡,一时神为之夺,竟是全场默默,说不出话来。就是刚才打定了主意要挑出点毛病来的陆清羽,此时也只是呆呆地看着这两联大字,浑然忘了自己刚才的想法。

  正当场内众人集体失声之时,却闻一个低沉的声音说:“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好句子,好书法!”

  众人回头,却是一个儒袍老者,面貌清癯,三缕长髯直飘至胸前,正由卢祖安等人陪着,步入厅来。只见他两只眼睛光芒闪动,看向厅中两条长联,正自点头。

  众人看这老者气度不凡,却是尽皆不识,一时都未敢接言。卢祖安言道:“祭酒大人夸奖了。却是小儿卢鸿凭借雕虫小技,便作卖弄,难当识家法眼。”说罢对卢鸿说:“鸿儿,还不快来见过孔大人。”

  卢鸿见此情景,哪还不晓得面前的便是名闻遐迩的孔颖达到了。连忙上前几步,施礼道:“学生卢鸿,见过祭酒大人。薄行无状,忘乞赎罪。”

  孔颖达微笑不语,声音甚是柔和地说:“早知卢家千里驹之名,玄坛讲经,首倡气学;更闻四宝皆精,书翰独步。以往老夫还想或有溢美之词,今日一见,方知更在传言之上。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卢祖安自然是替卢鸿逊谢不已,孔颖达只是微笑不答,看向卢鸿的目光颇为欣赏,又勉励了他几句,才在卢祖安的陪同下去了。

  原来这孔颖达也是才到范阳,卢祖安等人将其迎入,才过厅门,便见了众人在厅内聚观卢鸿书法。众人虽然都是海内名宿,见多识广,但这等对联这等书法,也是未曾得见。观赏再三,孔颖达便忍不住出言赞叹,更要见识一下写字的书家。待知写字的便是玄坛讲经的卢鸿,更是青眼有加。

  古人言“书为心画”,认为书法一道,最是体现文人的修养与气质。卢鸿素有书名,但见者不多。更有人觉得以他十几岁少年的功力,能写出什么样的字来,也不过是临得几本字帖,于前人得个形似罢了。今日这大字一出,可谓“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竟觉得以前见的那些精致书迹,虽然柔媚生动,但要论到气象格局,在这两联面前,都要黯然失色。

  孔颖达等既然都已经如此推崇,那陆清羽就算是有心要找些毛病,也是不敢出口了。自己叔父虽然也有些声望,但比之孔颖达国子祭酒这样的名望地位,却又远远不及,何况自己这样的子侄之辈?心灰意冷之下,也只好随着众人,敷衍夸奖了几句,再不提那抓笔等事,趁人不注意,便寻机离去了。

  等晚间到陆蒙房中请安时,陆蒙也向陆清羽称赞卢鸿书法,又说孔颖达对卢鸿赞许有加,要他借机与卢鸿多多交往,以为日后助力时。陆清羽心下更是郁闷,唯唯应是之余,不怪自己目中无人,出言挑畔,却怪卢鸿扫了自己的面子,暗生恨意。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