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自学成才之路_文物贩子在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师也只能是满脸茫然,如听天书。要命的是这位学生颇为较真,说着说着,还要提起此版与他版不同,新言与旧言相悖,一脸诚恳地发问讨教。开始之时,二位师长还吱唔一番,到得后来,远远见了卢鸿拿了书本来请教,都是落荒而逃,实在逃不过去了,免不得相互推诿,支来支去。就连卢宽这说了一辈子卢祖安学问不用心的人,都改了口,今日便一脸肃然地对卢鸿言道“令尊学问精深,远胜于我,诸经百艺,无不畅达。汝若有不明之处,便当时时讨教。切不可舍近求远,荒废家学”云云,随即便一溜烟地走得不见了踪影,任凭卢鸿千呼万唤,只是当作没听见。

  卢鸿无法,只得回转书房。看着眼前成堆的典籍,方知在这信息极不发达的唐朝,若想学业有成,是件多么难的事。此刻不由他想起那位格竹的王阳明大偶,心下连连慨叹不已。

  思来想去,也只有自己着手,边整理边学习,尽可能地将能搞清楚的先弄懂,存疑之处,也只好暂且记下,留待日后遇到明师再行请教了。想到此时,不由他心中郁闷难当,站起身形,对着窗口高声唱道: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

  只吓得旁边伺候的小三儿打了一个激灵,不知道卢九公子突然发了什么疯;又听他唱道不靠皇帝什么的,又隐隐地害怕担心。好在看卢鸿唱完,便老老实实坐下开始做功课,再没有其他不正常的表现,这才慢慢放下心来。

  自此以后,卢鸿便改变了读书的方式。经、子二部,以原作为纲,将有关注释著作,按藏书目录选出重点,对原文对照研习。中间凡有所得或存疑,便写下笔记摘要,以便考据。此法虽然进展似乎不快,每天也不过几个章节罢了,但效果却是好得多了。只是书房中从此便四下全是展开的各类书籍,弄得摆摊也似,吓得小三儿动都不敢动,唯恐一不小心把哪本书带乱了被公子批一顿。

  习经之余,卢鸿便在史、集二部中,挑选喜爱的书籍,手边常置几部。功课累了,翻看诵读,就当是放松。虽然浏览时似不经意,翻看甚快,但他现在脑力超群,喜爱的文字,大多过眼成诵,手头书换了一部又一部,自觉所得甚多。

  如此试行了一段,为学之路已经渐入佳境,自我感觉很是不错,卢鸿便自己又加上了两份功课——作诗与练字。

  后人一提起诗歌,便说道是唐诗宋词。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实是华夏诗歌史上的顶峰,名家名篇,如星汉灿烂,数不胜数。只是此时还是初唐早期,就连初唐四家中的卢照邻,还忙着吃奶与尿床,唐诗的发展,也远未到成熟之时。此时诗风,尚多齐梁以来绮丽余习,所谓“丽藻穷雕饰”,华靡浮艳之风胜行;诗体格律亦不规范,平仄粘对未成定制,七言诗也不多见。

  但卢鸿自然不会有这等阻碍,他前世如唐诗三百首之类,早就耳熟能详,虽然此时不屑于抄袭剽窃,但作诗吟词,于格律体裁,却是精密完整。他前世也常写些题画咏怀的诗作,只是于平仄韵律,偶有不叶;用语遣词,每多习气。现下身临唐朝,平仄用韵,语言风气,已是再无疑难。随着他学业日渐精深,这几日觉得诗作也颇有进境,小小有些自得。

  只是这些诗作,只能自己偷偷练笔,却是不敢拿出来给人看。他小小年纪,有个“神童”的称号,能写出好诗句来倒也不为过。只是这些诗格律如此成熟,若人见了,却未免起疑。所以平时写的诗觉得尚可的,自己抄录成册,藏在书房之内,不为人所知。

  卢九公子学业精进,诗文有成,自学成才之路已是步入正轨。只是不想在练习书法时,却遇到了一个老大老大的难题。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