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八章 老同学的相遇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区的面积远超过城区的面积,居民人数也高于城区。

  户口蕃息近百万余家,城之南西北三处各数十里,人烟生聚,市井坊陌,数日经行不尽。

  它的方圆达二百平方公里,但是到处见缝插针般地住满了人,一所宅院里往往住着十或十二家,而市郊的人口比市内还多。

  整座大城一共有十二座城门,而在距每座城门十多公里之外的地方,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城镇。

  也就是说周边数十里之内,人烟生聚,遍布市井坊陌,就是走上几日也走不出来。

  这些远郊市镇的繁荣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外地的一般州郡,可见当年的都城何等繁胜。

  但是,后来与八道河地区比起来那些民居建筑则显得过于杂乱,而且卫生状况更为堪忧。

  往往走出数里地后方才见到有公共厕所,而且干净程度根本比不了八道河地区的;主要街道还可以,但是一些地方仍然是垃圾成堆,明渠式下水道过多……而且不像八道河地区那样有专门人员收拾!

  许多去过八道河地区的大宋官员纷纷报怨杭州地区的交通条件,尤其是下过大雨后,人家八道河地区的积水很快就排泄出去……而杭州地区则成了水泽之地,大大小小的水坑要十几日才能清除掉。

  当然,许多抱怨的官员也明白,八道河地区是后建的,他们完全可以先设计好后再兴建,所以当然要比杭州地区的居住条件更好。

  杭州地区的知府听到了抱怨后,顿时压力山大。

  注意一下卫生状况,这个好办,他手里的经费远比以往充足,多雇佣一些人员定时打扫便是。

  所谓的公共厕所和改善交通可就麻烦了……杭州城内本来寸土寸金的地方,寻找适合建造公共厕所的地方极难了,就算是好容易找到了,公共厕所周边的人家或商铺也大力反对!

  道路扩宽或裁弯取直?

  这更能了,杭州知州当然知道强建难,强拆更难!

  当年连大宋官家想扩大皇宫搞一点点的强拆都遭到强烈的反对……别说他只是一个知州了。

  但是,大宋政府回迁都城的行动给了他重新设计重新改造的机遇!

  许多官员搬回到新建的原都,他们可不是一个人搬走的,连同全家家人和仆人以及他们的家人,一搬走就是一大批人搬走。

  贾平章贾似道带头搬迁,仅他这一大家子就搬走了一千五百人!

  就算其它官员没有他这样的规模,但是多多少少也有几百人了……整个大宋政府的中央官员连带家属成员全体搬走后,杭州城内拥挤不堪的局面顿时大变!

  大宋政府在新汴京城给官员们盖了新式的住宅,而他们原先在杭州城的住宅重新上交,其中的一些私宅则直接与新汴京城的住宅完成产权交换,而且大宋政府还适当的给与了一些补偿,全当成给官员们的搬迁补助。

  这一下子杭州地区的知府乐坏了,他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搞城了。

  事实上,下水道,垃圾处置场乃至公共厕所这些城建设施,早在千八百年前就有过,再看看八道河地区的修建方式方法……这些都是一看就能明白的事情。

  他们还在多处要地扩建了道路,在一些地方还采用了裁弯取直的办法来改善交通。

  采用水泥铺路的方法大大提高了修造新式道路的速度。

  针对杭州地区河流众多的特点,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技术同样提高了建桥的速度和质量,而且有利于四轮马车的行走。

  杭州地区还学了修建公园和动物园的城建,一样也修了街心式的小公园绿地,让百姓可以歇息一下。

  所以,杭州城已经不是过去那个逼仄的城市了……这让法善很骄傲呢。

  PS:感谢书友纳尼、澳洲老吴、江陵、辛大大哥、王玄斌、鱼和羽毛和钢铁的打赏。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